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拾荒老人蔡得芬的幸福生活

2017-03-27 08:00:02 无忧保
  丫头,你帮我看看这个月的钱到没?”   6月28日下午,在金寨县斑竹园信用社2号窗口,蔡得芬老人像往常一样,将自己的“一卡通”递给信用社养老金发放窗口的小周。   “老人家,钱已经到了。您要不要领呀?”   “哦哦,我现在还不急着用呢。”说着,老人拿着卡高兴地离开了。每个月的这一天,来查问一下自己的养老金是否打卡,已经成为拾荒老人蔡得芬的习惯。   蔡得芬老人今年76岁,老家在叶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来到金寨,在斑竹园镇一带以拾荒为生,眼看快五十岁了,也没能成家。当时斑竹园镇的黄湾组杨家,养有一个哑巴女杨朝妹,近三十也未嫁人。在好心人的撮合下,蔡得芬进入杨家做了上门女婿,落户黄湾。哑巴女勉强能生火做饭,没有其他劳动能力。入赘后,蔡得芬仍是靠拾荒为生,风风雨雨中,养活自己,还要养活哑巴妻子,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如今,说起往事,老人总会轻叹道:“哎,斑竹园人好呀,有什么废纸旧瓶破铜烂铁都给我留着,甚至不要钱就送给我;邻里乡亲同情哑巴可怜也都接济一些。村上也将我家哑巴的农业税上交款什么的也都免啦。”老人亲切地用“哑巴”称呼着与自己相依近三十年的老伴。   1998年,村里给杨朝妹的残疾证办了下来,每年有两百多元的残疾补助。已经六十多岁的蔡得芬继续着拾荒营生,虽然年事渐高,可他还能忙活,两人的养老问题还不太上心。哑巴老伴有了残疾补助,蔡得芬老人自然少了压力,多了轻松。2004年,中央通过“一号文件”,宣布农村新政策:用五年的时间逐步取消农业税,取消烟叶以外的农村特产税,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实施直接补贴政策,逐步扩大对农民的补贴范围。农业税免除后,蔡得芬老人和近五十岁的哑巴老伴一起作为分散供养的五保户,他们不仅不需要缴纳各种税费,而且每年两人加在一起还有两千多元的供养费。“嗨,不交税不说,国家还给补贴,共产党真是好呀!”蔡得芬老人感叹道。   2009年12月,金寨县作为全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2个试点县之一,正式启动新农保试点工作。全县8.4万名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居民,不用缴费,每人每月可享受国家给予的55元基础养老金补贴。这是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为老区人民带来的实惠。当街道居委会的漆德炳书记登门来办理养老保险相关手续时,拾荒老人蔡得芬怎么也不相信,“真有这事?我不是有了五保户的钱吗,还要每月发钱给我?”这一年的春节前,蔡得芬老人领到了自己的第一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金,瞅着手中的这笔“意外”收入,这下他完全相信了:“如今这社会连我这样的拾荒老汉也不用着急养老了,国家还在想法子把我们养得更好。”自此,每月到信用社看看养老金是否打卡,便成了老人最乐意的一项新活计。   目前,蔡德芬老人除每月领取55元养老保险金之外,他和哑巴老伴每年还有3080元的五保供养财政补助,哑巴老伴自己每年还有660元的残疾补助,再过两年她也有了养老金,“自己身体还硬朗,每月捡捡破烂卖卖废品,还能挣个百儿八十块钱。”   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这不再是理想,而是鲜活的现实。“别看我70多岁了,身体好着哩,这样的幸福生活,我和哑巴都想活到100岁。”说到这里,拾荒老人蔡得芬像个孩子似的,笑容也更加灿烂了。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