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资金是血不能少政策如鞋要合脚

2017-03-27 08:00:02 无忧保
  昨日,佛山市第14届人大常委会第3次会议审议《关于我市落实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措施情况的调研报告》(以下简称《调研报告》),报告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指出了诸如政策难以落地、政府与企业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对于佛山中小微企业下一步的发展,报告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如果说这个夏天与往年有何不同,那就是再火辣的高温,也未能驱散深陷“严寒”的市场行情。   据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小微企业占到我市企业数量99%以上,提供超过70%的城镇就业岗位。可以说中小微企业兴则佛山兴,中小微企业强则佛山强。为此,在今年业界誉为形势比2008年还要严峻的行情下,佛山市政府开始着力落实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系列政策,主要从减负和造血两方面入手。   落实政策   减负:税费 十社保费十 登记费等> 20亿元   减负是此轮佛山市政府帮扶中小企业的主要方面,涵盖了对税收、社保费用、小微企业行政事业性收费等费用的下调,据记者统计,今年三大项目累计减负至少可突破20亿元。   在税务方面,以增值税为例,去年11月至今年4月,近8成个体工商户小规模约13户纳税人累计省去税款1.46亿元,而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则规定从今年开始,年应纳税所得额在6万元以下的减去一半的纳税所得税。据统计,去年在贯彻各项税收优惠后,全年共减免的中小微企业各项税收达16亿元。   在社保费用的下调上,从今年4月起,工伤保险单位缴费率下调25%,失业保险单位缴费率从1%下调至0 .5%,经测算,费率下调后,一年至少减少企业社保支出约3.67亿元。   在简化小微企业创办手续的同时,今年1月起免征小微企业包括企业登记注册费、土地登记费等。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市国税局免征收7.4万户小微企业发票工本费24.78万元,佛山检验检疫局减免收取认证检测费用80多万元。   造血 :直接专项基金28亿+企业债20亿+中小企信用担保基金> 114亿元   一边是减负,另一边就是帮忙造血。据财政部门介绍,今年全市安排用于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为28亿元,比2011年19.9亿元增长了40%。目前全市已有15家银行设立了小企业服务专营机构,并通过发展地方融资机构如小额贷款、担保公司等解决企业饥“金”之渴。   在《调研报告》中还透露,今年市里面还计划再推出两批发债企业,包括40余家优质中小企业,发债额将超20亿元,同时,首创政府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的做法下,目前全市五区担保基金规模达到了3.5亿元,累计向超过1000家本地中小企业提供 74亿元的贷款资金。   另外,政府还通过搭建平台载体,助企业开拓市场。今年佛山市计划新推100个技术改造示范项目,预计将带动超过500亿元的增资扩产。其中南海更是计划未来5年内投入200亿元推动佛山高新区南海核心园区建设。   存在问题:有优惠,企业不知道   对目前针对中小微企业的帮扶政策效果,多名企业负责人与行业协会都认为,确实有很大的决心,也有一些成果出来了。“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企业能否享受到。”一家医疗器械公司总裁助理石先生说出不少中小微企业的看法。   今年4月份起,佛山市已下调了工伤和事业两项保险费率。但身为不锈钢企业的老总杨先生压根不知道这件事,“我们公司买了工伤保险,如果真的下调,确实很好,但我不知道,也没人通知我。”   “确实有一些中小微企业并不清楚有这样的政策。”佛山纺织行业协会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曾经也听一些企业老板抱怨过优惠政策出台很久以后自己才知道。 “企业一般比较关注的是大的产业政策,对地方的优惠政策很难做到时刻监控。”石先生表示,目前政府与企业的沟通渠道有限。   信息不对称造成了应知企业不知,而没有享受到优惠。在昨日审议的《调研报告》中指出,目前政策在落实中,宣传力度还有待提高,政府部门在调研时发现,多数的企业对相关的扶持政策并不了解。   知道了,但享受不到   对新政落实中提到的问题,许多企业吐糟道,“知道了有这样的优惠,但都是看得到,拿不到。”   在所得税的减负上,今年以来,对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在6万元以下的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税收优惠政策的金额设得太低了。”一家纺织企业的老总表示,6万元以下的纳税额,基本上针对个体工商户,以贸易为主的第三类服务业,“一般的生产型的企业,最少的也在10万元以上。”   而在“费”的减免上,像免征企业注册登记费、土地登记费等,企业都表示力度太小。“一家企业最多也就注册一次,对已有的企业来说,这个减免根本没意义,还有像土地登记费这些,金额本来就不大。”   《调研报告》中也明确指出,“部分扶持政策要么操作性不强,要么因为缺乏沟通难以落实到位。”虽然市政府出台了一些配套措施,但还没有建立专门的领导和协调机制,各区、各部门在政策把握、问题研判、扶持力度、信息沟通等方面存在差异,没有真正形成支撑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合力。   享受到,但效果不好   “像社保费用的下调,我认为必要性不大。”从事酒类销售的一位负责人与石先生都认为,从个体的基数看来,下调的幅度并不大,“现在我们的招工的难度已经越来越大,如果通过社保费下调来减轻企业负担,一来力度不大,二来还可能影响佛山与外地抢工人的竞争力。”   “像银行融资的问题,还是很多银行不愿意贷款给中小微企业。”杨先生表示,金融机构在考量时毕竟还是以盈利为目的。   “税收的压力很大。”佛山市纺织服装行业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对企业来说,目前税负压力重仍是最主要的问题。   上述企业对政策的一些看法,在昨日的《调研报告》中也指出,在一些涉及中小微企业的关键性问题上,如税收、融资、社保等,尽管政府部门采取了许多扶持措施,但仍未得到大部分企业的认可。   企业建议:优惠政策能否考虑分档?   石先生认为,“像所得税等税收的减负上,能否考虑分档,不要一刀切?”   “一刀切也会使得受惠面变窄,6万元的纳税额,对稍微上规模的企业来说,太小了。”他建议,对微型、小型、中型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上采取分档的情况,“这样才能放开受惠面。”   能否减免部分检测费用?   “一些大的企业一年花在抽检和定期维修的费用上甚至要达到近20万。”佛山纺织行业协会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纺企每年都必须自行送检,“这部分的费用都必须由企业自己来支出”,还有像对一些仪表的定期维修、污水的处理费用等。对整个纺织行业来说,一年交的在线监控费用就达到了几千万。   他建议,既然这些检测项目都是由本地的机构负责,他们既然作为职能监督部门,能否考虑由他们承担,或减免一部分?   能否建立信息公开机制?   一位机械行业的负责人建议,政府在落实帮扶政策时,除了要建立起责任落实机制,把具体的责任落实到某个指定的专项小组或政府部门外,能否考虑建立起考核机制和信息公布机制?   他表示,通过建立起竞争考核机制,才能更好的督促部门落实和执行好优惠政策。“特别是信息的公开机制,至少要让企业有渠道知道,到底在帮扶政策中,政府做了什么工作,企业可以享受什么优惠。”   调研组建议:建立“政府扶持中介   中介服务企业”机制   经过2个多月的深入调研,对于如何扶持中小微型企业发展,市人大常委会“支持中小微型企业发展”专题调研组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调研组建议,各级政府要通过摸排,将一批位于“微笑曲线”两端,企业竞争力强、产品科技含量高、有一定市场影响的中小微企业列入重点扶持名单,加大政策倾斜力度,设立服务“绿色通道”,帮助其开拓国内外市场,推动这些企业不断做大做强。   而不少中小微企业向调研组反映,办事难仍然是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调研组建议能否建立“政府扶持中介中介服务企业”的运行机制。政府制定一套扶持力度大、可操作性强的优惠政策,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向纵深发展,通过行业协会(商会)引领社会中介机构为广大中小微企业提供管理咨询等服务。   政协委员建议:用“订单贷款”打开融资渠道   中小企业的内部竞争也需要政府引导,否则危及产业生命力。”昨日在市政协举办市长提案督办座谈会,政协委员为扶持佛山中小微企业发展继续献言献策。   今年市两会期间,市政协共有七个提案人提交了关于如何建设小微企业的提案。七案合并后,《关于进一步培育和扶持我市小微企业发展的建议》被列为市长督办提案。   融资难是中小微企业发展普遍遇到的难题之一。市政协常委、广东安怀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工程师冯尚源建议,以“订单贷款”来打开中小企业融资通道。冯尚源举例说,例如做杯子贸易的企业要贷款,银行就会核对企业的杯子卖给什么大公司,企业的下游客户是谁,然后再放款给企业。“凭着订单能贷款作为这份订单的启动资金,对企业来说也是解决其燃眉之急。”冯尚源说,但这个方法存在风险,国内很多银行即使收到信用证,也不敢给中小企贷款。

标签:   政策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