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参保早得益 多缴费多受惠


湖北省保康县是全国秦巴山片区扶贫攻坚的重点县。2010年10月,该县被纳入全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后,将此项工作列为2011年度政府为民办的10件实事之一。2011年,该县城乡居民参保率达98.9%。截至今年5月底,该县城乡居民续保率达到98.1%,提前8个月完成了湖北省政府下达的续保任务。记者日前在该县4个乡镇采访时发现,是保康县的参保激励机制,调动了城乡居民的参保积极性。
“儿子帮我算清了参保账”
店垭镇是保康县最偏远的山区乡镇,人均耕地只有1.6亩,全镇有4000多名青壮年常年外出打工。2011年,该镇8017名应参保居民全部参保,参保率达100%。今年该镇的续保率也是100%。特别是该镇4598名16周岁至45周岁的居民,全部参保。
“居民参保的积极性为什么这么高呢?”记者问。 “是县里出台的参保政策,让居民们看到了缴费越早,政府补贴越多,今后养老金越高。”店垭镇分管人社工作的党委委员周立华回答道。
店垭镇神龙村3组农民严楚安今年42岁,一家3口人全都参了保。说起一家人的参保过程,还有一段不寻常的经历。2011年初,镇里启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工作时,村劳动保障协管员上门动员严楚安参保,可他不愿参保,主要原因有3点:一是家里经济困难,二是自己还年轻,三是怕政策变。尽管村干部多次上门做工作,严楚安一口咬定: “等45岁以后再说。”
4月上旬,店垭镇在当地的中学开展了 “算清社保账”活动,动员学生回家后帮父母算清参保账。严楚安的儿子严玉应回到家后,给父母讲清了参保的好处。严楚安向亲戚借了钱,主动找到村干部为一家人参了保。
“你是怎么想通的?”记者问。严楚安带着憨厚的微笑说:“儿子说,国家政策这么好,你们一定要参加。等他长大了外出打工时,我和他妈老了,生活上就不用他担心了。是儿子帮我算清了参保账。”
“多缴费可以占到大便宜”
保康县马桥镇有30个行政村,其中有7个村对参保村民进行了村级集体补助,全镇有23个村的参保率和续保率达100%。马桥镇鳌头山村有村民921人,461名应参保人员全部参保。 “村委会决定,每位参保村民每年按200元的标准缴费,村里给予300元的补助。”村社保协管员张继琴介绍说。
鳌头山村二组王怀朋今年才18岁,虽然家中经济状况不好,但他和父母及一个姐姐都参了保。
“你18岁开始缴费,到60岁要缴费42年。你缴费时间长,不觉得吃亏吗?”记者问。 “我算过账的。我缴费42年,比最低缴费15年多了27年,每年缴费200元,27年多缴5400元。按照县里的政策规定,我年满60周岁时,每月可多领56元钱。按咱们国家74岁的平均寿命算,14年就可多领9408元。另外,我们村里规定,村民每年缴费200元,村集体补助300元。我缴费42年,村里就补给我12600元。这样算起来,我多缴参保费不仅不吃亏,反而是占了大便宜。”王怀朋回答说。
据了解,为调动城乡居民参保积极性,保康县结合当地实际出台了 《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实施方案》,明确规定: “鼓励长缴多得,对缴费满15年以上的人员,每超一年月基础养老金增加2元,由县财政负担。” “有条件的村(居)委会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对参保的居民缴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由村 (居)委会召开会议民主决定。”
“去年至今年,我县每年用于参保人员的入口补贴、重度残疾人补贴及丧葬费补助等财政支出达536万元。对于参保人员15年之外多缴费年限退休后,每满1年给予2元的基础养老金补贴,15年之后才能显现。经过测算,15年之后,每年用于这项政策的财政补贴将达到540多万元。”保康县县长、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领导小组组长张世伟介绍说。
记者在保康县采访期间,曾向20多名16岁至20岁参保的城乡居民提过同一问题: “为什么这么年轻就参保?”他们的回答都是: “早参保,多受益,县里有奖励,村里有补助,一点不吃亏,还会得实惠。”
经过保康县人社局及县、乡镇、村三级政府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截至今年5月底,该县已有10.11万名城乡居民续了保,共缴纳社保费1517万元。 “我们正在想办法动员少数尚未参保和续保的城乡居民自愿参保和续保,尽最大努力实现应保尽保。这是我们的目标。”保康县委书记、县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领导小组政委叶丛充满信心地告诉记者。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