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加快队伍建设 稳定经费来源

2017-03-28 08:00:01 无忧保
   不久前,笔者所在的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对北京、日照、长春、珠海和宝鸡市的新农保经办机构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对长春市和宝鸡市的5个县 (区)的三级经办机构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结论如下:   一是建立了县 (区)、乡 (镇、街道)和村 (社区)三级管理服务网络。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地区所有乡 (镇、街道)和村 (社区)均建立经办机构,所有乡镇级均建立了银行服务网点,而且部分地方在村 (社区)级已经建立了银行服务网点。   二是资金拨付按时足额到位,为新农保经办管理提供了保障。调查的5个县(区)中,无论是县级财政,还是上级(中央、省、市级)财政,从新农保试点实施至今,资金每一年都实现100%的到位率,且养老金也实现按时足额发放。   三是相关配套政策的出台提升了新农保经办管理效率。从调查情况来看,5个县 (区)级经办机构均建立了经办人员岗位职责制度、新农保稽核办法,制定了新农保操作规程和内部控制办法。除1个区外,其他4个县 (区)还建立了新农保举报奖励制度。   四是乡 (镇、街道)级经办机构和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数据显示,调查的全部乡 (镇、街道)均配备了新农保专用电脑,而且这些电脑中有84%实现了与县 (区)级经办机构的联网。   五是村 (社区)级经办机构大都建立了参保、缴费人员台账和参保登记档案。调查的全部村 (社区)级经办机构中,80%建立了参保、缴费人员台账,72%以户按人建立了参保登记档案。   六是大多数村 (社区)级建立了新农保动态上报制度。调查的全部村 (社区)级经办机构中,全部建立了新农保动态上报制度,且上报周期为1个月的村所占比例达到了85%。   面临的问题    在新农保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由于制度运行时间较短,且推进速度较快,导致经办管理服务跟不上。从调查结果来看,面临问题主要包括:   一是基层经办人员的服务量需要结合实际予以确定。调查显示,如果按1个乡 (镇、街道)级经办机构配备1名经办人员,平均需要1.25万人,一个村 (社区)级经办人员需要服务的人员数为1300人。但是,我国新农保经办管理比较特殊,不同于其他社会保险的经办,不能简单地根据服务人数配备工作量,而应该从我国农村的实际、新农保目前经办取得的成绩等方面整体去分析。   二是部分基层经办人员的收入没有来源保证。调查显示,2010年,县 (区)级经办人员平均工资为3192元/月,比较来看,要高于同期当地职工平均工资;当年乡 (镇、街道)级经办人员的平均工资为1258元/月;村 (社区)级经办机构中,40%的经办人员没有收入,有收入的经办人员的平均工资为470元/月。我国乡 (镇、街道)以下大多基层新农保经办人员工资来源于财政转移支付,而村 (社区)级经办机构中,超过九成的经办人员为村干部,所以,要客观看待新农保基层经办人员的收入问题。   三是基层经办机构办公设施仍不完善。调查的乡 (镇、街道)经办机构中,还没有安装电话的占40%,仍没有打印机的占22%;超过70%的村 (社区)级经办机构没有电脑和打印机,40%的村没有固定的经办场所。新农保试点后,基层经办力量和基础建设急需跟进,也是一个共性的问题。   四是部分乡 (镇、街道)和大多数村 (社区)级经办机构还没有实现网络贯通。调查数据显示,仍有95%的村 (社区)还没有与乡(镇、街道)实现联网,16%的乡(镇、街道)没有与县 (区)级经办机构实现联网。   思路和对策    针对调查结果反映的问题,结合目前新农保经办工作整体情况,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完善新农保经办管理服务:   加强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根据 《新农保经办规程》,新农保经办管理服务主要在基层,县 (市、区、旗)级、乡镇事务所和村协办员各司其责。由于新农保政策的专业性、技术性对经办人员要求较高,且目前村 (社区)级经办人员中,村干部所占比例达到92%,因此,为保证新农保工作稳定、持续地开展,建议相关部门一是根据本地实际,按照一定比例核定、配备专职经办人员;二是加强对乡 (镇、街道)级,特别是村 (社区)级经办人员的培训频次与力度,建立经办人员岗位考核制度。   完善基层服务设施。基层服务设施是新农保工作顺利实施的有效载体。从调查来看,部分乡 (镇、街道)和村 (社区)级仍缺少必要的经办设施,比如缺少固定电话、打印机、电脑,尚未建立参保登记档案,没有配设档案资料柜。建议相关地方政府根据本地新农保经办基层基础实施情况,一次性投入部分资金,配备、配齐新农保经办服务设施,切实解决基层经办机构“有人管事、有地办事”的问题。   健全保费征收和动态上报制度。   从调查结果来看,每年的保费征收靠经办人员上门收取的村占全部调查村的比例为84%,由农民自己交到金融机构网点的村占9%,采用银行存折扣款征收的村占3%。经办人员上门征收这一方式缺少监管,既增加了经办人员的工作量,操作上还容易出错,而且不安全。应逐渐引导农民通过银行来缴纳保费,减少人为操作,防止出现风险。   由于新农保待遇是按月发放,如果经办机构不能及时了解待遇享受人员是否具备养老金领取条件,容易导致新农保基金流失。调查情况显示,接受调查的村 (社区)级经办机构中,超过半年进行一次上报制度的所占比例为25%。综合来看,每月上报一次是较合理的选择。   数据显示,全部乡 (镇、街道)均建立了银行服务网点。但由于新农保保费征收和待遇发放时间相对比较集中,每个金融网点需要为约2万人提供服务,很容易出现排队现象。从保费征收时间来看,同一个乡 (镇、街道)征收时间大概一致,时间、人员太过集中,造成效率较低。建议与银行洽谈,增加银行服务网点;统筹安排各村 (社区)缴费和待遇发放时间,保证农民及时缴费并能够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   稳定基层经办机构经费来源。   从整体情况来看,目前新农保基层经办机构的办公经费来源少,部分地区甚至没有办公经费。数据显示,2010年新农保县 (区)级经办费用平均为13万元,乡 (镇、街道)级经办机构费用平均为2105元,而村级经办人员大多没有办公经费。整体上县 (区)级经办人员收入稍高于同期本地城镇职工平均工资。   经费保障是新农保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建议根据当地职工平均工资适当增加基层经办人员的收入或补贴,充分调动基层经办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加快基层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是提高新农保管理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数据显示,少部分乡(镇、街道)级目前还没有与上级经办机构实现联网,超过7成的村(社区)级经办机构还没有电脑;村(社区)级参保、缴费、待遇享受等信息管理仍然依靠纸制材料。我国农村地域广,交通不便,靠人工传送资料既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也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当前,应充分利用科技网络优势,加快推进基层经办机构的信息化建设。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