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社会
中央企业如何建立社会责任推进机制?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外延逐步广泛
记者: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它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如何?
钟宏武: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是企业将社会责任理念与企业战略、日常经营相结合的过程,是企业推进社会责任的核心,也是企业转变经营理念、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中央企业的发展壮大,国内外社会各界对中央企业社会责任高度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外延广泛,包含理念树立、战略制定、公司治理、绩效考评、信息披露、利益相关方参与等诸多方面。但是,缺乏科学范式的指导将增大企业的探索成本、阻碍社会责任工作的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主要框架和应用工具,以引领中央企业和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工作更好更快地发展。
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包括六个方面
记者: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框架结构是怎样的?
钟宏武:它包括六个方面:一是责任战略,二是责任治理,三是责任融合,四是责任绩效,五是责任沟通,六是责任研究。上述六项推进工作中,责任战略的制定过程实际上是企业社会责任的计划 (P);责任治理、责任融合的过程实际上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执行 (D);责任绩效和报告是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 (C);研究自己社会责任工作的开展情况、利益相关方意见的反馈以及将责任绩效反馈到战略的过程就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改善 (A)。这六项工作整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闭环改进的PDCA过程,从而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可持续发展。
记者:如何评价一个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是否成功?
钟宏武:检验一个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包括五个要点:第一,理念优先,企业要想做好社会责任工作,应具有社会责任理念;第二,重在融合,企业社会责任要融入公司战略和日常运营之中;第三,PDCA的循环,要形成闭环改进,这样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才有持续的生命力;第四,利益相关方参与,社会责任的管理和实践要吸纳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保持及时有效的沟通;第五,要建立在现有的管理体系之上,企业社会责任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抛开现有的管理体系另起炉灶,很难获得公司领导和各部门的支持,不利于顺利开展工作。
慈善公益活动是社会责任的一个方面
记者:一说到企业社会责任,人们往往联想到慈善活动,现在您所说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与慈善活动是怎样的关系?
钟宏武:一般来说,企业往往会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社会责任。一种理解较为普遍,认为社会责任就是做好事,就是慈善捐赠;另一种理解常见于出口企业中,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SA8000(社会责任标准)。事实上,关于慈善公益活动在企业社会责任中的地位,SA8000做了一定的界定,认为 “企业社会责任不排除公益慈善”。显而易见,慈善公益活动是社会责任的一个方面。企业基金会是企业进行慈善公益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在世界100强企业中,前30强中80%都有基金会,前50强中78%都有基金会,前100强中72%都有基金会;在我们国有企业中,也有7家企业建立了自己的公益基金会。总体上看来,国资委是比较支持中央企业建立公益基金会,一方面,企业建立慈善基金会后,资金就成为社会的基金,使得企业能够统筹自身的慈善公益活动。比如,在中远集团的基金会管理中,公司要求包括分公司、子公司在内的所有公司的捐赠都必须通过公司的公益基金会,然后再由公司的公益基金会根据有关规定统筹做慈善公益。另一方面,基金会对公益项目的监管有一套自身的专业程序,可以避免许多企业捐赠所可能产生的问题。如此一来,企业以基金会形式从事慈善公益活动,就可以在不多花一分钱的前提下,实现慈善事业质的飞跃;企业也从被动的、临时的、随意的、以突发事件为主的捐助走向主动的、长期的、独立的、系统性的、有规划的捐助。
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应层层推进
记者:中央企业推进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钟宏武:应该基于 “层层推进”原则,遵循 “先易后难、层层推进”的逻辑。具体来看,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工作推进的现实路径从明确企业社会责任工作主管部门、公司主页设立CSR专栏、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确立社会责任理念、建立社会责任领导机构等社会责任工作开始,经过建立社会责任指标体系、高层参与内外部社会责任交流、参加国内标准制定等社会责任工作,最后到制定社会责任发展战略规划、开展社会责任培训、开展社会责任风险管理等社会责任工作,由易到难、层层推进。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设立专门责任部门、设立专门预算、开展社会责任考核评价、进行利益相关方需求调查四项责任推进工作,即使在领先者中,行动率也不足50%。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发展较晚,开展社会责任推进工作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仍是一个不断摸索的过程,企业较难从一开始就投入大量资源、全方位推进,因此中央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推进所采取的由易到难、层层推进的路径具有合理性。
记者:中央企业社会责任管理在推进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
钟宏武:第一,责任治理基础薄弱导致社会责任管理工作停滞不前,无法持续健康发展。现实中,多数中央企业仅由现有处室兼职管理社会责任工作,没有专门的人员编制和经费预算,很难制定战略、促进融合,使社会责任管理很容易虚化。第二,重“事后总结”轻 “事前规划”导致社会责任管理工作弱化为总结工作,无法有计划、系统性地推进实践。第三,绩效管理力度不足导致社会责任管理难以推动实践转变。企业很少将责任绩效列入个人、单位和部门考核,导致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很难在企业运营各环节中落地。这些局限性使得一些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推进工作虽然起步较早,但在经历了三四年的发展之后并没有取得显著的进步,仍处于追赶者阶段。
央企推进社会责任管理可从七个方面着手
记者:对于中央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进一步推进,您有什么建议?
钟宏武:我把建议总结为七点,分别是发 《指南》、搞培训、抓重点、树典型、设奖项、搞统计、推考核。一是研究发布 《中央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指南》,指明中央企业推进社会责任的方向方法和阶段性重点,以降低中央企业尤其是后发型中央企业的试错概率和减少学习成本,加快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推进步伐。二是编制 《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培训教材》,定期组织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培训交流活动,加大知识传播和经验分享力度。三是针对落后的行业和难点工作提出针对性的推进措施,提升中央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推进工作的进度。四是总结宣传领先企业推进社会责任的系统案例或先进做法,为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推进工作提供典范。五是出台鼓励中央企业推进社会责任的政策措施,设立社会责任推进奖、优秀社会责任报告奖,建立社会责任推进示范基地。六是建立社会责任工作统计和计划报送制度,动态掌握中央企业社会责任工作进展情况。七是逐步建立中央企业社会责任推进考核机制。初期可以在重点企业进行试点,最终覆盖所有中央企业。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