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实施医保卡“亲情支付” 专家:支付有底线


从12日开始,柳州市已经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不用再担心自己的医保个人账户出现“自己无病用不上,家人生病不够用”的现象了从12日起,柳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出台了一项新政策,规定“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门诊个人账户,可用于支付其家庭成员在定点医疗机构或定点零售药店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门诊医疗费用或购药费用”。在看到晚报的报道之后,许多读者就如何使用“亲情支付”提出了不少疑问。为此,晚报特别就相关问题详细询问了市人社局及柳州市部分医院,为市民进行贴心解答 。
背景:提高个人账户利用率
根据市社会保险结算中心统计,我市参加职工医保的人数占71万人,其中个人账户存款超过1万元的就有近2万人。年轻人少生病,老人小孩看病多,这在很多家庭里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 :一方面,身体较好的参保人自己因为不经常看病问诊,使得个人账户历年的结余资金越积越多,却又无法提现 ;另一方面,家人看病用钱多导致个人账户没有结余,形成“自己无病用不上,家人生病不够用 ”的现象。
为了提高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的利用率,我市决定扩大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支付范围,也就是在原有支付门诊、急诊的基本医疗费用、到定点零售药店的购药费用、住院医疗费用的起付标准的基础上,扩大至支付家庭成员(即参保人员的父母、配偶和子女)的门诊医疗费用和参保人员进行预防接种、健康体检、购买部分医疗器械等费用。
政策解读:亲情支付”需一定条件
新政策出台之后,不少市民拨打晚报热线询问 :如何进行直系亲属关系认定?结账时双方是否要同时出现?能否支付家人住院费用?对慢性病患者是否适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就此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1.办理过程需双方都在场政策:该政策实施之后,职工医保IC卡将增添“个账家庭支付”这一功能,即用医保账户(含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中的个人账户支付家庭成员(参保人员的父母 、配偶和子女)产生的门诊费用 。
解读:如何证明直系家属关系?该负责人说,根据现在规定,个人账户所有人需提供本人的医疗证和医保IC卡,患者需提供自己的病历、处方或检查治疗单,两人都要到医院收费窗口刷卡交费。收费人员核对人、证、卡相符后,使用个人账户所有人的医保IC卡,进入医保收费系统,录入患者的医疗项目,并在收费系统上选择“个账家庭支付 ”的支付模式,将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医疗费用列入“个账家庭支 付 ”项目。收费人员打印医保收据,由个人账户所有人在收据右下方的“就诊人 ”项目后签上就诊患者的姓名。如定点医疗机构使用电子病历,且电子病历系统已经实现与医保信息系统联网的,可在打印医保收据时,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在“就诊人 ”项目后自动打印出患者姓名。参保人员使用个人账户支付家庭成员在定点零售药店的购药费用时,参照以上门诊刷卡交费流程执行。
2.家人住院费、医疗保健用品不在个账家庭支付范围疑问:如果自己生病住院,能否使用家人的职工医保IC卡为自己支付住院费用呢 ?解读:“目前职工医保的个人账户只能为家庭支付门诊费用,住院费用不在规定范围内。”市人社局工作人员回答道。此外,参保人员在购买医疗保健用品时,同样不能使用家人的个人账户代为付款。对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违反医疗保险政策规定,允许个人账户购买保健品、化妆品或其他生活用品,或协助参保人员套取个人账户基金等违法违规行为,将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提醒:虽可全家使用,但要谨慎合理
1.个账家庭支付有“底线”,使用需合理政策:本人个人账户余额1500元以上的部分,或者本人有个人储蓄账户(公务员适用)并且余额在1000元以上的部分,可用于支付其家庭成员门诊支付。
提醒: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构成。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划分为个人账户、风险储备金和统筹基金。在职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资金单独建账管理,作为参保者基本医疗所需的专项经费,个人账户中的资金(含本金和利息)归个人所有,只能用于本人基本医疗支出,解决小额医疗费用负担,不得提取现金或挪作他用。
之所以要对个人账户有个 “底线 ”界定,是因为个人账户首先是满足参保人个人医疗需要,在有结余的基础上才能给家庭成员支付。如果个人账户过度使用,可能会导致个人账户持有人在需要这笔资金时出现困难。
2.医保IC卡修改密码需及时政策:目前职工医保IC卡已经采用密码输入的形式,默认密码为医保卡后6位数。
提醒:如果医保IC卡没有及时修改密码,一旦丢失,则可能出现被人盗用的情况。市人社局工作人员建议参保人员妥善保管自己的医保IC卡,如到定点医疗机构(定点医院或定点药店)就诊购药时,可在收费处及时修改密码。如果医保IC卡丢失,参保人员可到我市社会保险结算中心(即原医保中心)综合管理科办理挂失。
相关新闻
医院已经开始实施“亲情支付”
昨日,记者走访了我市部分医院发现,各医院均已启动了“亲情支付 ”的办理。
市人民医院医保办公室负责人说,接到医保管理部门的通知后,医院立即在内部网站发出这一通知,让医务人员学习。同时,医院还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培训。昨天,医院开始实行这一政策,至当天上午10时40分,已经有6名患者使用了这一方式支付医疗费。医院要求,在执行过程中,收费人员要仔细核对交费者的人、证、卡是否统一。这名负责人指出,可以用个人账户支付家庭成员的医疗费后,由于处方单和缴费单的姓名不一致,可能会给开处方的医生带来疑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医院要求收费人员在缴费单上的“就诊人 ”项目后,写上就诊人姓名,并加盖收费员印章,交费人签名认可。
记者从市工人医院、柳铁中心医院等医院也了解到,目前医院都已经实行了这一政策,针对处方单和缴费单姓名不一致的问题,医院均采取了上述做法。但是,如何证明患者与交费者的家属关系,成了一道难题。
此外,记者从各医院了解到,不少患者以为拿亲人的医保卡和医保本前来,即可以交费。医院有关人员提醒,一定要交费人来到现场,并亲自交费才行。
多名医院人士说,医改之后,各医院都十分注重便民惠民,但用个人账户支付家庭成员的医疗费,要求交费者亲自来到现场,这给患者增加了就诊的环节,希望医保管理部门能尽快解决这个问题。记者昨天走访就遇到了这样的患者。今年62岁的卢师傅患有胃肠道疾病,要经常跑医院。昨天,他再次到市人民医院门诊看病。卢师傅告诉记者,他的医保金用完了,这次看病带来了孩 子的医保本和医保卡。孩子由于工作忙,没有来到医院,而是将医保卡的密码告诉了他。但是,令卢师傅没有想到的是,收费员明确告诉他,孩子不亲自到医院,无法办理相关缴费手续,卢师傅只好用现金交费。
用本人的个人账户为家庭成员支付门诊医疗费用应具备的条件 :1.本人已参加柳州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且正常缴费 ;2.本人必须亲自办理缴费,要求人、证、卡相符 ;3.本人未办理任何门诊慢性病待遇确认 ;4.本人个人账户余额1500元以上,或个人储蓄账户余额1000元以上 ;5.支付对象因疾病在门诊就诊,由医师开处方或检查治疗单 ;6.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医疗费用。 (记者罗世华)
“亲情支付”:减少家庭现金支出压力
“亲情支付”给家庭成员带来的直接好处,是减少部分现金支出。在得知今后看门诊可以使用亲属的医保之后,市民小林算起了自己家的医疗支出账。
丈夫小林:享受城镇职工医保,截至本月,个人账户上可供支配的金额3000多元 ;妻子小肖 :享受城镇职工医保,截至本月,个人账户上可供支配的金额5000多元 ;女儿贝贝 :4岁,享受城镇居民医保,个人账户仅20元 ;夫妻双方还有3位老人,均为退休职工,个人账户上可供支配的金额600元至800元不等。
贝贝2岁左右时,频频生病,医药费一年3000元左右。现在体质增强,平均每年需要医药费2000元左右。3位老人都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可申请启动统筹基金支付慢性病门诊费用,但平时老 人感冒、发烧或跌伤之类的治疗费用需从个人账户支付。小肖的母亲经常感冒发烧,发生的门诊费用较多,个人账户里的钱最多两个月就用完了。其他时间看病的费用就由小肖支付。
小肖算了一笔账:“亲情支付”启动后,贝贝每年约2000元的医疗费用可从小林或小肖的个人账户里支付,这笔现金“节省”了。另外,他们还可从个人账户里为小肖母亲、小林父母支付一部分医疗费用,至少可“节省”2000元现金支出。“更重要的是,以前老人有病能挺就挺,能捱就捱。现在能用我们的医保卡为他们刷,虽然用的也是儿女的钱,但老人会感觉用医保划算,有病就不再为费用过于纠结。”
家住柳石路的阿平是单亲妈妈,女儿在武汉上大学,老母亲是农村户口,随她在柳州生活了4年。阿平在一家国企 当工人,月工资2500元左右。每月支付给女儿1000元,这个家庭所有的开支全部从剩下的1500元里支出,每月所剩无几。阿平说,家庭成员的医疗费用根本没有办法安排在家庭支出之列。“现在每个月手头的现金紧巴巴的 ”,听说可以用自己的医保为家人支付医疗费用,阿平感觉松了一口气,“至少,我妈生病去门诊的时候,还可以用我的医保卡里的钱。”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