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养老基金入市不等于炒股票

2017-03-31 08:00:01 无忧保
  养老基金入市是世界各国养老金管理体制改革的大方向和大趋势。凡是建立了现代养老金体系的欧美国家,都允许养老基金进入股票市场、金融资本市场。养老基金入市意味着投资管理体制的一个根本变革,即从传统的行政化管理体制向市场化管理体制转变。在传统体制下,养老基金投资管理主体由社会保险行政管理部门担当,集立法、监督、市场运营职能于一身,行政管理职能和市场运营职能混为一体;养老基金不能市场化投资,限于银行存款和买国债,投资收益率无法战胜通货膨胀率,养老基金长期处于贬值状态。养老基金入市意味着投资监管和市场运营职责分离,把市场运营的职责交由专业的金融投资机构担当,通过多元化、市场化的组合投资实现保值增值。   养老基金入市还意味着投资的资产配置由行政性的单一资产配置,向多元化、市场化、分散化的资产配置转变。养老金是公民的养命钱,投资目标是安全第一,可通过组合投资、分散投资实现,也可通过构建保本基金实现,还可通过购买与通货膨胀挂钩的特种国债实现。实现安全投资,不是投资类别越少越安全,相反是投资类别越少风险越大。现代经济一直伴随着通货膨胀,长期的金融市场实践证明,银行存款、债券在长期都不能战胜通货膨胀,任何机构投资如果限定只投资债券和存款,即意味着养老基金面临刚性贬值。   养老基金入市不是单纯进入股票市场,而是组合进入金融市场、资本市场。无疑,养老基金是可以进入股票市场的,但不是炒作股票,而是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   炒作股票是机构或个人投资者在股市进行短线炒作、跟风炒作、追涨杀跌的做法,风险极大且投资安全没有保证。养老基金的安全性投资目标决定了它绝不能采用投机炒作的策略,不追求投资 “暴利”,只追求在安全基础上的适当收益率,因而,其投资可以选择具有安全保证的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策略。积累制的养老基金是典型的长期资金,资金积累期限长达数十年,具有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独特优势。养老保险是重要的公民福利制度,是社会责任的载体,因而,可以实行社会责任投资。只有实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养老金投资的安全与合理收益。   作为国家战略储备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除了投资存款、债券之外,从2001年就进入股票市场,其投资比例上限为40%,截至2010年,连续10年投资收益率年均达到9.17%,取得了战胜通货膨胀实现保值增值的目标。作为养老金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基金,自2004年以来实行市场化的多元化组合投资,其投资股票资产的上限为30%,基金迄今持续实现了保值增值的目标。商业养老保险基金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进行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投资范围已经扩展到银行存款、债券、股票、基金、股权、实业投资、境外投资。   从整个养老保险体系来看,目前只剩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入市问题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的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个人账户属于个人所有,实行完全积累制,有积累必然形成基金,形成基金则必然有投资的需要。个人账户资金入市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统筹账户的养老保险基金虽然实行现收现付制,制度上没有基金积累的功能,但覆盖面不断扩大,截至2010年,基金规模已经积累了1.5万亿元以上,整个社会保险基金到2011年积累规模达到2万多亿元之巨。目前的社保基金投资管理制度始于1999年,已经延续了12年之久,已不能适应当代金融经济的发展。当务之急是尽快制定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保基金的投资管理办法,政府监管职能和市场运营分离,确定基金法定受托人,把基金交给专业金融机构运营,实行分散投资,控制风险,获取收益。   (作者单位: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