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突出重点 有序推进

2017-04-01 08:00:01 无忧保
  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里,我国工伤保险事业抓住机遇,取得了瞩目成绩。在新的一年里,我国工伤保险事业将会呈现什么样的发展轨迹?记者日前专访了人社部工伤保险司司长刘梅。   记者:善弈者谋局。布局2012年的工伤保险工作,离不开重点带动。今年工伤保险事业发展的重点是什么?   刘梅:通盘考虑,今年的工伤保险工作重头戏仍然落在继续贯彻实施一法一条例和继续推进工伤保险扩面工作上。   在贯彻一法一条例中,今年将加快研究制定和完善工伤保险配套规章和政策标准: 《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 《工伤保险辅助器具管理办法》、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和 《工伤保险辅助器具目录》都将在今年出台,同时争取研究出台《工伤预防费使用管理暂行办法》以及 《关于贯彻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实施意见》。今年4月底至5月初,在全国还要开展工伤保险政策法规的集中宣传,以扩大工伤保险的影响。   记者:今年工伤保险的扩面工作将如何推开呢?   刘梅:到2011年底,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76亿人,这是不错的成绩。但还有很大的扩展空间。今年,我们将继续推进工伤保险扩面工作。一是按照新 《条例》的规定,变过去推动、引导事业单位参加工伤保险为依法强制将除参公事业单位以外的其他各类事业单位纳入工伤保险。全国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大约2800多万人,截至2011年11月,事业单位已经参保1574万人,扩面的潜力还很大。今年要突出抓好科教文卫体等事业单位的参保工作,确保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伤保险权益。二是充分利用实施《煤炭法》、《建筑法》修订案的有利时机,依法将尚未参保的各类矿山、建筑施工企业等纳入工伤保险。   记者:我国工伤保险 “三位一体”的制度框架已经搭建起来,但还没有全面铺开,今年对此有何打算?   刘梅:在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和工伤康复 “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中,工伤预防和工伤康复是短板,今年我们要加大工伤预防与工伤康复的试点工作。   从2009年开始,人社部就在河南、海南、广东3省的12个地市开展工伤预防试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制定 《工伤预防费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奠定了实践基础。下一步,我们将与财政、卫生、安监部门加强协商沟通,争取早日出台办法,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依规开展工伤预防工作。   对于工伤康复试点工作,我们将加强协调,争取对国家级和区域性康复示范中心建设工程给以支持,在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 “先康复、后评残”的工作机制。修订颁布并落实 《工伤康复诊疗规范》、《工伤康复服务项目》两个试行标准,是今年规范工伤康复试点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我们将着手研究制定工伤职业康复试行标准。   记者:工伤保险工作在许多方面都很低调,比如解决 “老工伤”的问题,其实成绩斐然。在这项工作上,今年有何打算?   刘梅:今年的重点是确保已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的 “老工伤”人员待遇的落实到位。2011年,各地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的部署,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将国有企业等“老工伤”人员纳入统筹管理。今年的重要工作是巩固成果、落实待遇,重点是地方财政的资金补助、企业趸缴资金的落实到位,通过扩大工伤保险覆盖范围、强化基金征缴、提高统筹层次以及费率调整等措施,加强工伤保险基金调剂能力,确保纳入统筹管理 “老工伤”人员的待遇支付。   记者:社会保险离不开管理服务。今年,工伤保险管理服务将如何体现以人为本?   刘梅:总的来说是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提高工伤保险管理服务水平。首先,在工伤保险系统开展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机构 “为民服务创先争优”先进典型推荐评选活动,向先进典型学习。其次,加强对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的指导,召开案例研讨会、组织编写工伤认定典型案例。再其次,指导各地探索建立工伤认定部门协调机制,统一对疑难案件认定的法律适用。简化规范工伤认定程序,方便职工申请工伤认定。另外还要加强培训工伤保险系统工作人员,提高工伤保险干部队伍素质。   记者:在信息化管理方面将有哪些突破?   刘梅:今年要尽快实现全国工伤保险联网数据上报工作。做到6个字,即 “报上来、用起来”,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今年,我们将推动有条件的地区拓展社会保障卡的功能,借助经办机构与定点机构的网络系统,实现工伤职工就医实时结算,为工伤职工就医提供方便。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