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山西:努力让农村贫困人口应保尽保


省委农村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
1月5日,省委农村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这是新年伊始省委、省政府召开的第一个会议。会议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第十次党代会以及省委第十届二次全会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总结2011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和扶贫开发工作,分析当前农业农村形势,安排部署今年农业农村和扶贫开发工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袁纯清,省委副书记、省长王君出席会议并讲话。
袁纯清着重就加强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强调了四点意见:要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干部下乡住村包村要作为一项战略工程,长期坚持下去;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农村发展、农民致富的基础;要充分发挥县乡干部的主体作用,确保把各项工作政策举措落实到基层。
王君强调,要下大气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着力改善民生。他说:“600亿元,如果投入城市建设,放到太原迎泽大街,能建几十座高楼。我们没有放在城市,而是放在了农村。这些钱投下去,实施了两轮‘五个全覆盖’工程,这是近年来我省影响范围最大、受益人数最多的民生工程。”他借用吕梁山区一位农民的话说道:“新的‘五个全覆盖’,加上已经实现的‘五个全覆盖’,这十个全覆盖就是‘幸福全覆盖’了。”
会议为期两天,今日上午主会场设在省委会议厅,在主会场参加会议的有各市政府分管农村工作的副市长、农委主任、扶贫办主任,各县(区)委书记或县长,以及中央驻晋帮扶单位的分管领导和受表彰的扶贫单位负责人。在分会场参加会议的有各市县相关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
政策解读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集中力量办了很多事关农业农村长远发展的大事、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好事。1月5日,记者从省委农村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上了解到,今年,省委、省政府围绕三农问题,出台系列措施,其中亮点频现,一系列举措都立足民生根本。
扶贫政策惠及更多农村人口
【背景】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10年增长11.6%基础上,去年增速达15%左右,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同时,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幅首次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出现了城乡区域收入差距缩小的可喜迹象。
【政策】从今年起,我省扶贫工作范围从现有的57个贫困县,扩大到所有农业县,按照2300元的新扶贫标准,初步测算,我省贫困人员将由现在的276万人扩大至452万人。考虑到各地发展不平衡,经济较发达的市,也可根据自身实际和财力,制定较高的扶贫标准,使扶贫开发政策惠及更多的农村人口。
【解读】当前,扶贫开发已从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的阶段转入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新阶段。到2020年,全国扶贫开发目标为“两不愁三保障”,即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我省扩大覆盖面,可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应保尽保。
免除普通中专、技校学生学费
【背景】多少年来,行路难、吃水难、就医难、上学难、看电视难,一直是农村群众追求幸福生活道路上的“拦路虎”。针对这些难题,我省实施了“五个全覆盖”工程,经过两年努力,这些难题在我省得到解决。
【政策】今年,全省要以实施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为重点,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大推进力度,切实抓好4.5万公里农村街巷硬化,4885个农村便民连锁商店,7147个农家书屋、1274个健身场地建设,免除普通中专、技工学校学生学费,做好剩余18个县新农保试点工作,确保近期完成新的“五个全覆盖”任务。
【解读】新的“五个全覆盖”工程,是指全省农村街巷硬化全覆盖、农村便民连锁商店全覆盖、农村文化体育场所全覆盖、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全覆盖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随着时间推移,我省农民会得到更多实惠,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继续加大“三农”投入
【背景】去年,我省农业实现稳定发展,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农村面貌发生明显变化,粮食产量达到119.3亿公斤,再创历史新高。
【政策】今年,我省将继续加大“三农”投入,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确保“三农”投入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支出增长幅度。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在贯彻落实现有政策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出台一批新的政策措施。
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将开工建设雁同灌区、塞上灌区,完成114座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和300眼山区“一村一井”工程建设任务,力争实灌面积达1900万亩,改造中低产田200万亩,盐碱地10万亩。
【解读】近年来,我省农业农村发展迈上了新台阶,但当前我省最大的发展差距是城乡差距,工作中最大的困难是农民增收的问题,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一系列措施的出台,就是要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省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增60%以上
【背景】去年,全省242万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实现应保尽保,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
【政策】今年,我省将加大扶贫开发投入,省级财政投入扶贫开发的资金要增加60%以上;各市扶贫资金都要列入预算,并确保投放总量逐年增加。
进一步深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将财政补助标准由200元提高到240元。
全省要深入开展机关定点包扶活动,继续推进领导干部下乡住村包村增收活动,确保6000多个包扶村每个村都能发展1—2个增收项目。
要多渠道选聘乡村医生,搞好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建设,逐步提高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水平,加快农村养老院和养老服务中心建设。
【解读】加大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支持力度,改善农村生活条件,资金十分关键。增加省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推进干部下乡包村增收活动,可以增强贫困地区百姓的“造血”功能,拓宽贫困群众的增收渠道,促进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