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农民按时缴费渐成新风俗

2017-04-02 08:00:07 无忧保
  一项好的民生制度和老百姓的关系往往是这样的:被老百姓知道后,不断得到认可,最后按制度办事逐渐成为他们的生活习惯。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正是这样一项制度。从记者对河北省新农保制度实施情况的调查看,这项制度实行3年来,当地百姓已渐渐形成了9月参保缴费的新风俗。   “新农保制度已经深入人心了。”   ——迁安市扣庄乡扣庄村支书杨兴福   今年9月的一天,迁安市扣庄乡扣庄村的喇叭广播了一则通知:今年的新农保参保缴费手续开始办理了。   这样的通知一年一度,这已经是第5次了。   从2009年开始,一到9月份,扣庄村的村民就会筹集一笔钱放在家里,等着喇叭响。   “2007年刚开始推广新农保的时候,老百姓不够了解政策,当年参保的人数全村也就800多人。”杨兴福既是村党支书,也是新农保经办代理员,对新农保制度在本村的历程一清二楚。 “现在不同了,这项政策已经深入人心。村民到了9月份,自己就惦记着这个事情。”扣庄村现有农业人口2796人,适龄村民基本上都已参加新农保。   记者曾于2009年到石家庄鹿泉市采访,当时新农保工作局面可以概括为:宣传磨破嘴,工作跑断腿,百姓还半信半疑。不久前,记者到鹿泉市回访,发现这里的工作局面完全打开了。负责新农保的工作人员一身轻松,原因是制度赢得了老百姓的认可,工作上了轨道。   2007年,迁安市开始建立新农保制度,2009年被确定为国家级试点县 (市)。迁安市社保局副局长王咏,是当地新农保制度从无到有,老百姓从半信半疑到全面参保的见证者。她告诉记者:“现在老百姓很精明,知道这项制度国家给补贴,地方财政也给补贴。尤其是看到政府补贴一一兑现后,他们参保缴费根本不用催,经办人员的工作也就轻松、顺利了。”   如今在河北省,新农保制度的稳定实施,已经赢得了百姓的信任。   “参保信息上网,数据连到省里。”   ——赞皇县七门乡经办人员韩广魁   “这是重新核实后的新信息,请认证。”在迁安市新农保经办大厅里,1名经办人员收到了乡镇工作人员发来的核对信息。记者又来到鹿泉市上庄镇,只见新农保经办人员正在整理今年参保人员的数据。整理完毕后的数据通过省里统一分配的IP地址,上传到河北省社保信息系统。   记者了解到,2009年制度刚刚推开时,河北省经办工作基本靠人海战术,而到了2011年,经办已经实现数据网上传输,准确又及时。   在贫困县赞皇县,当七门乡的农保经办人员韩广魁打开数据库后,记者看到该乡参保人员的基本信息清晰地呈现在屏幕上。韩广魁告诉记者: “这些信息是我们逐条录入的,与县社保局核对后就会传到网上。这样我们乡各村的参保情况,省里都会一清二楚。”记者在人社部了解到,中央一级部门同样随时可以调出这些信息。   杨兴福的老父亲今年77岁,家住七门乡,每个月按时领取55元养老金。在老人家顺利领取养老金的背后,是 “金保工程”高速运转的海量数据,是经办人员大量的基础工作。   经过连年努力,精确管理的实施已赋予新农保制度坚实的管理基础。   “任何制度在发展中都会出现一些新问题。”   ——迁安市人社局局长周文瑞   新农保制度实施以来,成千上万名百姓得到了实惠。 “但是任何制度在发展中都会出现一些新问题,新农保也一样。”在乡镇工作多年的迁安市人社局局长周文瑞,深谙农民的生活和心理。   比如在设置金融点上,周文瑞认为应该从满足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有些金融机构在农村根本没有点,农民为了取55元还要坐车到市里,来回车费好几块钱,实惠打了折扣。”   解决新农保转移接续问题的进程需要加快。鹿泉市新农保负责人表示,如果这个问题不尽快解决,会对新生代农民参保产生消极影响。   记者注意到,新农保经办信息化尚未实现向村级的延伸。原因很简单,铺得起网络也用不起。以迁安市为例,当地534个行政村的网络维护费1年就近40万元,这还不算设备的投入与维护。没有足够的资金,最基层的信息难以直接联网。   看来,要想让老百姓更加满意,这项已经深入人心的制度还需在发展中不断解决问题。

标签:   缴费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