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出台“十二五”就业和社会保障规划我的搜狐


省政府近日出台《甘肃省“十二五”就业和社会保障规划》。今后五年,我省将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突出重点,实施就业优先发展战略,推动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加快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广大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就业是民生第一要务。今后五年,我省将健全促进就业政策体系,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到“十二五”末,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30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4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较2010年提高4个百分点;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00万人,创业培训20万人,农村劳动力累计输转2200万人次以上;集中供养有劳动力的孤儿基本实现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5%左右。
今后五年,我省将着力完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城乡居民人人享有社会保障。到“十二五”末,全省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达到94%,失业保险覆盖面达到95%,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面达到85%,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继续实现应保尽保。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273万人、171万人、152万人和116万人。全省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
今后五年,我省社会保障支出由占财政支出的16%提高到30%左右。到“十二五”末,全省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形式多样、功能完善、与省情相适应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全省每个县市至少拥有1所专业养老服务机构,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覆盖城乡社区,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服务床位达到30张。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标准,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居住水平,2015年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0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2平方米,农村砖木、砖混住房比例达到80%以上。覆盖城乡居民低收入家庭和部分中低收入群体的城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今后五年我省将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十二五”末,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5830元和23100元,年均增长12%。同时,建立合理的职工工资增长机制,职工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1200-1500元/月。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