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新农保
好政策如何实现好收益?关键在新农保服务供给


新农保可以称为一项为民、惠民、利民的工程。新农保的收益是通过制度实施和运行使得农民有收益、国家有收益、代际之间有收益。农民的收益主要是获取养老金,实现老有所依;国家的收益是保障农民的老年生活,实现社会稳定发展;代际之间的收益凸显的是孝文化的体现和传承,实现老年人的幸福晚年和年轻人的责任体现。好政策如何实现好收益,关键要着力解决短期内现行制度发展中的障碍和长期内新农保制度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短期:服务供给解决不好会困扰制度运行
从短期来看,服务供给是影响新农保制度有效实施的最大问题。一项社会保障制度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制度设计、经济支持和服务供给不可或缺。新农保制度设计科学,政府又提供了充足的经济支持,那么,关键要看服务供给能力。换句话说,服务供给是新农保制度有效实施的关键。核心在于政府如何提高农村养老保险这一公共服务的经办能力和绩效。
新农保的服务供给主要涉及到服务的提供方和需求方。服务的提供方主要是新农保经办机构。根据陕西等地实施情况,新农保经办机构一般设在区县劳动保障局下,配有专职人员,主要负责政策宣传、基金收缴、参保登记、档案管理、待遇审核、基金管理和检查稽核等工作,是试点顺利开展的核心和枢纽。服务的需求方为农民。服务供给本质上就是为需求方与供给方搭建一座桥梁。
服务获得、信息化建设、人员激励问题影响到新农保制度功效,解决不好会阻碍制度持续运行。
获得服务问题。主要涉及缴费与支付环节。在缴费环节,新农保按年缴费,由农保员或村会计以现场收费、手工操作的形式在集中时间代办。这种方式忽视了常年流动在外的农民工群体和一些常住外地的群体,他们不能按时缴费、就近缴费,影响到家里老人享受基础养老金。在发放环节,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需要经办机构与金融机构紧密联系,金融系统的业务流程与各级财政的资金划拨衔接起来。从试点运行情况来看,两个机构之间的联系差强人意,这会引起参保农民的质疑和抱怨。
信息化建设问题。一方面,新农保档案信息保存方式较为落后,实行区县、乡街、村组三级档案管理体系,每一个人的参保信息、家庭联动信息、待遇领取信息、村组缴费和待遇发放信息等大量档案资料需要录入和保存,而各乡街、村组还没有配备足够的档案管理设备,大量纸质档案堆放在一起,易受虫、鼠等侵害,同时存在受潮、火灾风险。另一方面,新农保经办管理信息化水平低。新农保涉及信息量大,较好的管理方式就是采用计算机录入、存档、计算,而在试点区域,手工和半手工信息处理方式普遍存在。
人员激励问题。新农保的费用收缴、公开公示、现场审查、代办参保等业务主要由农村社保员承担,许多村组没有专职的农保员,大多数情况都是由会计兼职。然而,新农保涉及的信息量大、工作压力大,且经费比较匮乏,导致代办员积极性不高。在管理手段不健全的情况下,也存在农保员挪用、侵占养老保险费的道德风险。
针对新农保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立足于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的要求,笔者提出几点建议以供读者参考。
第一,加强信息化建设。新农保采取个人账户管理,个人账户来源信息包括个人缴费、财政补贴、集体补助方面的内容,养老金发放信息包括个人账户、财政补贴、利息收入方面的内容,并且在缴费过程中,缴费档次信息也相当重要。在这种情况下,手工和半手工的信息经办方式需要改进,尽快开发和使用统一的新农保信息管理系统至关重要。将参保信息、年度审核、账户计息、档案管理等工作纳入信息化管理体系中,确保信息安全。
第二,实施新农保经办 (代办)人员奖励机制,增强人员积极性。在乡镇设立新农保服务中心,在村组设立专职新农保代办员,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将新农保代办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规范新农保缴费的资金管理,做到事权与财权分离,基层经办(代办)员只负责办理新农保缴费相关业务,不接触现金,或者确保现金当日交付、当日存入,杜绝参保缴费被挪用、侵占。
长期:制度如何衔接决定发展可持续
从长远来看,新农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关注与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关系、与构建城乡统筹养老保险体系的关系以及支付水平的合理界定问题。
在与居民养老保险的关系上,新农保的覆盖对象是农村居民,居民养老保险的覆盖对象为城镇居民,两种制度针对的都是居民,区别在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城乡之分,因此,这两种制度有整合的必要。两种制度在居民缴费和财政补贴方面的流程要统一,管理标准要一致;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允许统筹区域内城乡居民户籍流动。
在与构建城乡统筹养老保险体系的关系上,应该认识到构建城乡统筹养老保险体系是目标,新农保的发展完善也应该以此为目标。同时,新农保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失地农民养老保险的衔接也很关键,一种可以选择的方法是适时改革新农保缴费标准,采用按不同比例缴费的方法。
针对新农保支付水平,各地在完善制度过程中,应注意新农保主要满足农村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支付水平也应立足于地区差异的消费水平。因此,科学制定新农保养老金支付水平的程序应该依照以下思路进行,首先测算出本地区的消费水平,然后依据消费水平计算出新农保养老金的替代率,进而科学确定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比重,再决定地方政府财政投入规模和不同缴费档次的激励性措施。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