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倾心织出社会保障网(组图)


本报记者/高 刚/刘永安
做梦也没想到,我们农民也能领养老金了。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官员与盘锦儿童亲切交流。
困境儿童在社区接受音乐心理干预。
“五保”老人居住的福利院设施越来越好。
新农合为农民健康护航。低保户住上政府盖的新房。
让每一个在盘锦生活、工作的人都没有“后顾之忧”,这是盘锦市的庄严承诺。目前,盘锦市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均已实现了全覆盖。同时,盘锦出台的一项项惠及民生的政策,更使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切实的救助。
近年来,盘锦市委、市政府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持之以恒,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保障对象上,有适应不同人群的城镇职工保险、农垦职工保险、城镇居民保险和农村居民保险等;在保障内容上,有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不同品种;在保障形式上,又有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等多种方式。其中,未成年人救助与保护工作作为“盘锦模式”受到联合国官员的肯定。
参加新农合 看病不发愁
今年5月,家住双台子区铁东街道高家村的李大妈不幸患上了恶性肿瘤,住进了盘锦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期间一共花了近万元医药费,因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她出院后拿到了3900元报销款。
李大妈说:“现在有了新农合,有了病就上医院看,不像过去小病拖成大病,大病就得等死了。新农合真是救了我们农民的命啊! ”
盘锦市自2004年在大洼县实施新农合制度试点,从2008年起,连续4年,盘锦市参合人数占常住农业人口的100%。
实行新农合政策后,盘锦市财政补贴逐步提高。 2004年、2005年筹资标准为每人30元,其中财政补助20元;2006年、2007年筹资标准为每人50元,其中财政补助40元;2008年筹资标准为每人90元,财政补助80元;2009年筹资标准为每人100元,财政补助80元;2010年筹资标准为每人150元,财政补助120元;今年新农合筹资标准为230元,其中各级财政补助200元。
随着筹资标准和补助比例的不断提高,盘锦市的新农合报销比例和报销封顶线均逐年提高。自2004年起,各级医院住院报销比例逐年提高5至10个百分点。 2004年、2005年报销封顶线为1万元,去年增加到4万元,今年更是高达10.5万元。
为了让农民报销更方便,从今年4月1日起,盘锦市实行了新农合一卡通。农民拿卡挂号就诊,医院工作人员在电脑上一扫,就可显示出患者以往的看病记录和使用金额,刷卡就医直接免除报销部分的费用。参合农民手持一卡通,在医院就可以很方便地报销,不用医院、新农合中心之间来回跑了。
新农合一卡通投入使用后,受到了农民患者的好评。家住大洼县西安镇高坎村的王大爷患有糖尿病,他在大洼县西安镇中心医院共花费600余元的医药费。在办理出院手续时,工作人员当场为他报销了330元,这让他觉得很方便。
王大爷说:“以前我们报销医药费,要找各部门签字,还要排队,对我们这些老人来说,真是麻烦。现在好了,只要把新农合卡一刷,就能直接免除报销部分的费用,真是方便又省心。 ”
从启动新农合制度开始到去年底,盘锦市参合农民受益人次达98.22万人次,补偿金额近两亿元。
[新闻链接]LIANJIE
盘锦农民不为生病住院发愁了,盘锦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更早享受到了较完善的医疗保险保障。
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数稳步增长。盘锦市参加医疗保险的人员已覆盖至各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各类企业。盘锦市还出台政策,重点解决困难企业职工参保问题,使参保人数稳步增长,到今年5月底,城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42.8万人。
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工作取得较好进展。盘锦市明确规定:就业转失业人员和城镇个体劳动者可以按社会平均工资的5%或8.6%缴纳医疗保险费。按5%缴费的不建立个人账户,享受住院统筹待遇;按8.6%缴费的享受同正常参保人员一样的医疗待遇。按照这一政策,到今年5月底,盘锦共有5.3万名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医疗保险。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不断扩面。从2008年4月启动以来,先后制定多项政策,较好满足了城镇居民特别是未成年居民多层次的医疗保险需求。去年,盘锦市政府对城镇参保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补助标准提高到了每人每年120元,充分调动了广大居民参保的积极性。到今年5月底,全市共有51.31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一是降低起付标准。按医院级别不同下调起付标准,由原来的一级医院400元、二级医院700元、三级医院1000元,分别下调为300元、500元和700元;下调了门诊慢性病和家庭病床的起付标准,门诊慢性病补助病种由8种增加到38种。二是上调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由原来的2.89万元,提高到6.5万元。三是提高高额补充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从18万元提高到25万元,解除了大病患者高额的医疗费用负担。
拥有养老金 花钱有底气
大洼县新立镇史家村村民崔喜今年70岁了,他和老伴儿的生活主要靠上街修理自行车来维持。如今,崔喜和老伴都领到了一张“惠农卡”。拿着这两张“惠农卡”,他们俩每个月都可以领到110元钱。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的崔喜,每次领钱都难掩心中的喜悦。他激动地说:“真没想到,我老了老了还能按月领钱了,真是赶上好时候了! ”
和崔喜一样,盘锦市60周岁以上的农村老人都可以按月领养老金。大家都说:“以前吃饭穿衣靠儿女,现在政府给钱,儿女负担就减轻了,而且花自己的钱也自在! ”
为建立健全盘锦市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解决农村居民老有所养问题,盘锦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在全省率先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并列入2010年政府46项民生工程,为广大农村居民谋福祉。
去年初,盘锦市成立新农保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制定新农保工作实施方案。去年6月29日,盘锦市政府出台了 《关于在全市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通知》,在全市范围内自费启动新农保工作。
去年8月3日,盘锦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首发仪式在盘山县高升镇、大洼县新立镇举行。在盘山县高升镇南关村的发放现场,彩旗飘扬,锣鼓喧天,气氛热烈,191名年逾六旬的老人整齐地坐在村部院子里翘首盼望着发放养老金的那一刻。当老人们拿到能够领钱的“惠农卡”后,脸上写满了笑意。
今年64岁的杨晓如和丈夫靠种地生活。杨晓如说:“我现在身体还不错,种种园子、喂几头猪可以维持生活。但当我和老伴岁数再大点儿,就干不动了。这下好了,每月我和老伴加一块儿可以领到110元,一年就是1000多块钱,能解决不少问题。我们真是打心眼里支持这项政策。 ”
77岁的刘占德老人和大儿子住前后院。他说:“我岁数大了,不用缴费就能领到钱。我大儿子两口子一听到能办理新农保,马上就选择了一年500元的高档缴费额,他60岁以后就能多得钱了。”
盘锦市启动新农保制度在全省实现了“三个第一”:第一个非贫困地区向国家和省政府提出申请开展新农保工作的城市;第一个在全市范围内启动新农保险的地区;第一个自费启动新农保的地区,费用全部由市县两级补贴。
新农保政策提前一年实施,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发放和参保率两个100%。截至今年7月1日,盘锦市、县两级财政为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和参保补贴两项资金共投入近2000万元,使广大农民实实在在享受到了盘锦发展的成果。
[新闻链接]LIANJIE
在实行新农保政策之前,盘锦市还实行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以及农垦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了养老保险全覆盖。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不断增加。截至今年5月末,全市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7.4万人。
农垦企业养老保险工作走向正轨。盘锦市的农垦企业养老保险工作,经过几年的摸索、实践和不断完善,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农垦运行模式,参加农垦企业养老保险的人数为19.6万人。
个体自由职业者、下岗失业人员参保积极踊跃。办理参保人员由最初的300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2.5万多人,收缴金额从最初的年收750万元增加到现在年收基金7000多万元。
保障水平越来越高。今年初,盘锦社保部门对全市15.57万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进行了调整,将城镇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月提高132.45元,农垦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均月提高123.93元。至此,经过6年连续调整,盘锦市城镇退休职工工资已经从2005年的564元增加到今年的1417元,农垦职工也从100元、130元增加到今年的660元。
联合国官员肯定“盘锦模式”
去年9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童保护处处长小野正博,得知阳阳已经与妈妈团聚,经过心理干预和社会资助,母子快乐地生活。他致电盘锦市未成年人救助与保护中心 (未保中心):“这不仅是一个成功保护和干预未成年人的典型案例,更是政府部门和社会志愿者共同用爱心创造的奇迹! ”
2007年冬季,被弃的6岁男孩阳阳被警方移送至盘锦市未保中心。未保中心通过媒体报道了阳阳的身世,希望发动全社会帮助阳阳找妈妈。阳阳因此受到全社会关注,先后有12名爱心人士,表示愿意给阳阳一个家。经过选择,最终确定爱心人士车女士为阳阳的寄养家庭。在车女士家生活期间,阳阳由一个孤僻的孩子逐渐变成爱说爱笑的阳光男孩。
2008年5月,未保中心为阳阳找到了命运坎坷的亲生母亲。此后,一直关注阳阳的许多爱心人士纷纷为他们母子送去资助。未保中心工作人员连续3年定期对阳阳和其母亲进行心理干预,让他们忘记过去的不幸,以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
作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民政部无人看护儿童照顾服务项目(2006-2010)试点的 5年间,盘锦市未保中心的项目工作人员,按照项目计划,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有步骤地建构了"全纳式"社区困境(流浪)儿童早期干预服务”体系。
盘锦未保中心依据儿童优先原则,全面引进与运用国际先进理念,以儿童实际需要为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增强了流浪儿童的归属感。冬冬是一个14岁的女孩,因无票乘车被火车站派出所护送到未保中心。在未保中心的日子里,老师们陪着冬冬一起唱歌、画画,引导她说出自己的想法。因为冬冬有轻生的想法,中心专门带着她到心理专家那里进行了心理治疗。一晃10天过去了,冬冬的心情一直好得像艳阳天,抑郁的冬冬不见了,阳光的冬冬回来了。
盘锦市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帮助社区困境儿童,预防社区儿童流浪的干预机制,将预防工作的阵地立足在社区。一方面是寻找流浪儿童的原生家庭,并针对原生家庭的问题进行介入,消除流浪儿童再次流浪的隐患;另一方面则采用家庭寄养的方式,将流浪儿童安置在社区家庭环境中生活,为儿童后期回归原生家庭做好准备。最重要的是对有流浪倾向的困境儿童,进行早期干预,避免这些困境儿童到社会上流浪。
5年里,盘锦市未保中心为困境儿童提供了扶贫助困服务3000人次,为2800名儿童提供了心理辅导及亲子关系疏导服务。
盘锦市未保中心 “全纳式”社区困境(流浪)儿童早期干预服务体系,被称为“盘锦模式”,得到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肯定。儿童基金会的官员说:“项目开展得有声有色,成果丰硕,并且可以复制,能够推向全世界。 ”
[新闻链接]LIANJIE
盘锦市不仅帮助受助困境中的未成年人尽快回归家庭,融入社会,更为重要的是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扶危救困体系,为社会弱势群体撑起了“保护伞”。
盘锦市构建四级救助网络,推进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盘锦建立了从市到基层社区(村)的四级救助网络,以市、县(区)救助管理机构为平台,以街道(乡镇)为依托,以社区(村)为基础的城乡全覆盖救助网络,在全市城乡480个社区(村)建立了救助点。
五保对象生活越来越好。盘锦市现有农村五保对象5516人,其中集中供养 2328人,分散供养3188人。全市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标准从2011年1月份开始普遍提标,其中集中供养的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年3360元提高到4368元,分散供养的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年2240元提高到2912元。此项工作省民政厅规定调标率达10%,而盘锦市提标达30%。几年来,盘锦市共向上争取资金2000万元,市本级配套2600万元,县乡级配套2800万元,使盘锦14个敬老院面貌焕然一新。
低保救助达到应保尽保。按照城乡低保的申请审批程序及时将符合低保条件的城乡居民纳入保障范围,保障其基本生活。盘锦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的319元,逐步提高到现在的345元。去年,农村低保从每人每月138元提高到276元,达到全省第一。截至目前,盘锦全市城乡低保共21835户,4.57万人,城区人均救助额为235元,农村人均救助额为140元,城乡人均救助额分别比上年提高10%和30%。
分类救助广覆盖。从去年11月1日起,盘锦市加大了医疗二次救助的力度。去年实施医疗二次救助1162人次,发放医疗救助金227万元。盘锦还实施了取暖救助、住房援助、就学援助和临时救助等多种救助。去年为城市6700户集中取暖和自取暖的低保户及低保边缘户发放取暖补助金900万元;为城市困难群体发放住房补贴160万元;投入资金4600万元,新建和维修农村贫困户土危房 3200户;开展大学圆梦行动,发放救助金370多万元。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