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农民期盼新农保再提速

2017-04-10 08:00:02 无忧保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了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农民养老不犯愁的又一重要社会保障制度。自2009年启动以来,新农保试点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笔者日前在四川省泸县调查,农民都盼望这项惠民政策能够尽快实现全覆盖。   当前新农保试点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政策具体操作、落实难,亟待配套和完善。一是政策不配套,新农保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及与农村低保、五保、水电工程移民扶持等政策的相互衔接政策尚未出台,无法为参保对象给出准确具体的政策性解释;二是政策不完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政策规定,农村入伍参军服役的军龄可以作为缴费年限计算,但在新农保政策中没有此项规定。   农民参保积极性调动难,保障水平有待提高。试点实施以来,笔者观察到,新农保对农民尤其是年轻人的吸引力还不够,原因不外乎是,他们觉得新农保的保障水平不高。比如一位农民从45周岁开始缴费,若按最高金额500元选择,在满15年达到领取条件后,静态计算他每月最多只能领取113.81元。若从16周岁开始参保缴费,选择最高档次500元的标准,44年后他每月只能领取227.52元。由于参保积极性不够高,笔者所在的四川省泸县,自试点以来已参保缴费人数达315537人,占应参保数的48.51%,并且缴费选择最低档次100元的占已缴费总人数的84.68%。   地方财政压力较大,筹集补贴费用有困难。相关政策规定,试点县 (市、区)60周岁以上的人口不超过同口径人数的10%,超出人员的补贴费用需地方政府承担,这对地方政府形成了较大的财政资金压力。四川省泸县全县60岁以上农业人口数为15.64万人,中央财政只承担8.97万人,有6.67万名老年农民的基础养老金由省县(市)平均分担,泸县每年仅此一项需要本级财政承担2200万元左右。另外,新农保有多种补贴需要县级财政承担,如对农村重度残疾人的补贴、给予参保人缴费的补贴、新农保工作经费等,县级财力需要支付的项目众多,负担更加沉重。   经办能力不足的矛盾凸显,硬件设施配备不到位。从笔者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不少试点县暴露出人手不足、设备设施缺乏的问题,办公条件简陋,信息管理系统跟不上,难以满足经办业务的实际需要。且经办手段比较落后,业务流程不统一。不少地方经办工作还以手工操作为主,经办成本高、效率低。目前全国没有统一的系统软件和网络建设规划。一些地区为解燃眉之急,开发了过渡性应用软件,但在系统结构、业务模块、数据接口、指标体系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另外,各地的新农保经办管理模式不统一,操作流程差别较大,增加了管理成本和难度。   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基础弱,公共服务难以到位。一是宣传手段落后,覆盖面很低,参保政策宣传解释工作开展起来难度很大。二是基层劳动保障工作平台 (三级服务机构)还未完全建立,机构不健全、人员不到位,经费无法落实。三是新农保工作中产生了大量的票据和参保人员档案,管理起来有难度。按照规定,新农保档案要保存100年,几十万份票据和档案需要规范管理,目前试点单位没有规范的档案室,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新农保档案与工作场地同处一室,随意在地上堆放。长此下去必将出现一系列新的问题。   农民期盼全面推开新农保的时间不要太长。国务院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养老保障的全覆盖,也就是说,我国新农保要用10年的时间全面覆盖,形成稳定的制度。但在调查中发现,几乎所有被调查的农民都希望尽早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解决他们养老的后顾之忧。现在还没有开展试点的县,农民既没有享受到补贴,也没有为养老开始做必要的积累,他们老年后的养老待遇将比试点县农民低很多。长此以往,有可能影响农民的社会公平感和农村的社会稳定。   积极推进新农保试点工作的建议   完善政策,增强政策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细化新农保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低保、五保、参军服役人员政策的衔接办法,尽快实现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接续并轨,调动农民的参保热情。搞好新老制度的转换与并轨。按照统筹城乡、广泛覆盖、综合统一的原则,实现城乡社会保险制度逐步靠拢,相互衔接,逐步统合,防止碎片化。要建立与各种现存养老保险制度的动态衔接,消除人们的参保疑虑。   调高待遇设计,提高农民参保积极性。一是增加缴费档次。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农民收入现状和试点情况,增设缴费档次,以增加政策吸引力。二是根据缴费年限提高基础养老金。将缴费年限和养老金挂钩,对缴费满15年后又继续缴费的,按一定标准加发基础养老金,鼓励农民长期缴费。三是增加基础养老金额度。建议将55元的基础养老金提高到80元。   加大财政支持,提高资金保障程度。一是希望国家按照老龄人口的实际数量,足额补足基础养老金,减轻省、县(市)财政压力。省级适当增加专项转移支付,以缓解县级财政补贴特殊群体负担过重的问题。二是调整财政支农资金的支出结构,将部分扶贫和补贴资金直接用于新农保,引导、扶持和激励农民参保。三是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国家支付基础养老金定额,有效缓解试点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收入水平和政府财力水平差异较大的矛盾。   加强基金管理,确保基金的保值增值。新农保中个人账户将会积累起大量的养老保险基金,县级统筹管理首先要确保资金的安全,将新农保基金纳入政府财政的社会保障专户管理。加强监管,防止新农保基金被挪用、挤占、挥霍与浪费。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在确保基金安全的情况下,选择那些网点已经深入到乡镇、方便农民办理新农保业务和领取养老金的金融机构承担此项任务,而不仅仅限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建议国家尽快统筹考虑新农保个人账户资金的投资管理,探索不同形式的投资办法,在加强监管、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保值增值。   强化基础,充实队伍,确保经办服务到位。整合基层服务资源,尽快建立健全 “乡镇有机构、村级有专人、覆盖无死角”的基层经办服务网络。要充实新农保经办机构的工作力量,加强对基层社保经办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国家要统筹考虑农村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县、乡、村三级网络体系,方便老年农民缴费、领取养老金,并能随时查阅自己的参保情况。规范档案管理,保存好参保资料。   (作者单位:四川省泸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标签:   新农保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