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社会
生活更踏实 家庭更和睦 社会更和谐


2010年11月27日,家住山东即墨市龙山街道办事处的69岁的毛爱花拿着一次性补发的2609.86元养老金存折笑得合不拢嘴,她高兴地说:“是党的好政策、即墨市的好领导给了我养老保障,这回生活更踏实了,家庭更和睦了。”
在加快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即墨市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工作。2009年,经过不懈努力和多方争取,即墨市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首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单位。该市抓住这一机遇,将城镇无养老保险的居民也一并纳入试点范围,建立起全覆盖的新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经过一年的努力,全市参保登记53.73万人,参保率94.9%;共收缴保费3.15亿元(其中个人缴费28944.7万元,村集体补助2559万元),市财政补助5344万元,争取上级补助资金8993万元;为16.55万人发放养老金1.35亿元。彻底打破了养儿防老的旧格局,为家庭和睦注入了经济活力,谱写了以人为本、保障民生的新篇章。
首先是周密部署,统筹安排,扎实做好基层基础工作。即墨市着力做到5个到位:一是组织领导到位。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新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各镇、街道也相应成立领导机构,负责本辖区试点工作的组织实施。同时,将新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列入为民要办的实事,纳入对各镇的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体系。二是调研论证到位。利用一个月时间,开展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建立起城乡居民参保信息库。同时,组织劳动、财政、民政、残联等部门进行反复论证,拟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在进行了18次修改完善,经市政府专题会议研究通过后,上报青岛市政府和省政府审批。在 《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出台 《实施细则》和 《经办规程》。三是技术保障到位。即墨市劳动保障局与农村合作银行联合攻关,开发出能与 “国家核心平台三版”对接的过渡性信息管理系统,保证了试点顺利实施和资金安全。四是人员培训到位。抽调13名业务骨干、招考4名部队转业士官,充实到负责试点工作的市劳动局农保处;先后举办四期市、镇、村三级业务培训班,让所有经办人员掌握试点政策、熟悉办理流程。五是宣传发动到位。利用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新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有关政策,使广大群众明白相关政策和办事流程,调动了参保积极性。
其次是创新措施,加大投入,切实增强新型养老保险惠民实效。即墨市实施了6项创新:第一,扩大覆盖面。在将符合条件农民纳入试点范围的同时,又将城镇居民中没有参加城镇职工、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1.14万人纳入试点范围,实现了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全覆盖。第二,调整缴费标准。在执行国家100元—500元5个缴费档次的基础上,又增加700元、1000元、1500元3个缴费档次。第三,提高养老待遇。参照国务院有关决定,允许60周岁以上的人员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费,使其个人积累的养老金变成终生养老保障,月领取额目前最高达220元,并可随政策调整不断提高。第四,增加财政补贴。市财政给予每名参保人员每年30元的补贴。有条件的村集体还按《实施方案》规定,给予参保人员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1000元的补助。第五,实施政策激励。第六,做好新老政策衔接。这六项创新性举措,既拓宽了参保入口范围,又保证了受益面和受益度,使广大群众享受到更多实惠。据测算,该市今年将为此新增财政支出7523.63万元。
再次是严格程序,加强监管,确保基金封闭安全运行。为保障试点工作规范有序进行,杜绝资金管理疏漏,即墨市严把4道关口:一是申报领取关。对达到领取年龄的参保人员,要求提前一个月到村 (居)委会办理养老金领取登记手续,村 (居)委会张榜公示后于每月10日前报镇经办机构审核,镇经办机构每月20日前报市农保处审批。二是联动核实关。为避免冒领虚领现象发生,要求村 (居)委会每月初将前月领取人员死亡及服刑情况报镇经办机构,由镇经办机构审核汇总后报市农保处;市公安局、民政局、法院于每月初将相关情况抄送市农保处,市农保处按规定及时做出处理,防止了基金流失。三是复核审查关。镇经办机构每年3月份对养老金领取人员进行一次领取资格确认普查,市农保处每年对全市10%的村 (居)进行抽查。四是基金监督关。将新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纳入社会保险基金财政专户,由劳动、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全程监督,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养老保险费的收缴、养老金的发放均通过银行专用存折,实现了基金 “网上流、银行走”的管理模式,从制度上杜绝和预防了基金流失。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