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养老
小小养老券 浓浓民生情


逼仄的胡同,低矮的平房,斑驳的铁门上甚至没挂门牌号。
北京市永外街道桃园东里17号院的胡同,董德军整整穿行了三年,对于院里老年人的住处和情况他如数家珍。
这个胡同是 “老北京人”的聚居区。院里的许多老年人看到董德军,都会亲切地和他打招呼,甚至热情地塞一把花生、几个苹果,这让出身河南农村的董德军极为受用。
董德军的工作为他获得了这份尊重,因为,他是芙蓉温馨家政公司的维修工——这家公司是东城区居家养老指定服务商。
小服务 大关爱
“小董是我的半个儿子,比亲生儿子还管用啊。”
临近晌午,董德军气喘吁吁地推开17号院39排3号的院门。卧病在床的梁旭超老人大声招呼他进屋先暖和一下。
梁大爷逢人便夸 “小董是我的半个儿子”,他和老伴高庆香身体都不好,家里的琐碎小事,从清洗油烟机、水电路维修到搬煤,甚至到修理炒菜锅,都是董德军一手包揽。
“比亲生儿子还管用啊。”除了定居天津的小儿子,梁大爷的另外两个儿子都住在北京市郊,工作繁忙、路途遥远加上交通不便,使他们只有周末才能探望父母。一旦遇到急需解决的小困难,梁大爷只有向董德军求助。
前不久,梁大爷家里水龙头的把坏了,想换一个新的。没想到,董德军赶来检查以后,更换了水龙头里的一个零件,再安装上了一个把,仅仅收取了2元钱的服务券。
梁大爷执意要多给董德军钱, “外面换一个水龙头就几十元,有的还要收取上门费。你怎么就收那么点钱?”
董德军憨憨一笑,说成本不高,平时自己都把客户家换下的旧水龙头收集起来,再根据维修的需要二次安装。“其实水龙头无论新旧,只要能用就行。虽然可能不如换新的我赚的钱多,但是为老人服务就绝对不能昧良心。”
梁大爷老两口每月退休金丰厚,北京市发放的养老券对于他们来说是 “小钱办大事”。只要领到养老券,高大妈都会悉数交给芙蓉家政公司。 “政府关心老年人,以发券的形式就是让舍不得花钱的我们去消费,所以,我们要把券用在刀刃上。”
2010年新年伊始,北京市8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可以领到100元养老助残券,可在指定的服务商那里用券兑换各种服务,服务项目一般涵盖生活照顾、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日间托老。北京市东城区老龄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老年人的需求主要集中于餐饮方面,因此,形式多样的 “老年餐桌”应运而生。
记者在东城区东华门街道韶九社区服务中心开办的 “老年餐桌”看到,土豆鸡块、豆腐丝、紫菜汤加上米饭的套餐一共才九元钱,前来就餐的老年人络绎不绝。 “以前,中午孩子不在家,我就吃头一天的剩菜或者速冻食品,现在有了这个老年餐桌,既营养又卫生,又能够用养老券支付。我们大伙都认为餐桌价格低于市场成本价,集体要求涨价。”居民柳大妈满意地说。
东城区社区服务中心主任张景辉表示,东城区在不断探索扩展养老券的使用范围来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需求,比如,老年人可以使用养老券来订阅老年阅读刊物。 “不过,养老券禁止在超市购物。毕竟,养老券是服务,而不是福利。”
小消费 大天地
“现在商家都想参与为老服务这个市场,我们要优中选优。”
程芙蓉在养老服务行业里如鱼得水,她的芙蓉温馨家政公司现在基本上只专注于老年人群体。她所在地区的保洁费用市场价格是每小时15元,但是对于持养老券的老年人,程芙蓉给出了每小时12.5元的优惠价格。
成功商人放眼长远收益的特性在程芙蓉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她经常教育员工,高定价不一定能够获得业务,只有好的口碑才能赢得市场。 “饭要一口口地吃,活一个个地干好了,你才能赚钱。”
为了早日摆脱小作坊粗放式的运作,程芙蓉从河北张家口、山东聊城等地的劳动局劳务基地有组织地输入员工。她坚持对新进员工进行业务培训,农村妇女个个都是家里的一把好手,缺的是家政服务的经验。 “老人分为不能自理、半自理、完全自理三种类型,对于不能自理的,要经常给他们翻身,以免长肉疮;对于半自理的,要看好伺候好;对于完全能够自理的,上楼梯也一定要主动搀扶。”
虽然程芙蓉的起步阶段只是微利状态,但是品牌形象的塑造带来了深远的效应。程芙蓉的公司,从涉足养老服务行业之前的5名员工迅速扩张为40余名员工,许多老年人打电话指名要享受她公司的服务。
不仅如此,养老服务市场拉动消费的巨大潜力被不少嗅觉灵敏的商家捕捉到。东城区老龄办该工作人员介绍,从今年五月份开始,北京市不少商家纷纷主动向政府伸出 “橄榄枝”,政府开始从寻找服务商向筛选服务商的角色转变。 “老人到餐馆吃饭花券一百元确实不多,但是全家都去吃饭就收益可观。现在商家都想参与为老服务市场,我们要优中选优。”
按规定,养老券签约服务商由各区县政府或街道办来定。大型的连锁服务商一般由区县级民政部门签,家政公司、理发等个体户或民营公司由街道签,居委会可以签一些老年餐桌。政府靠签约来约束服务商的行为,对不按合约办事的,可以取缔其服务商的资格。
小政府 大市场
“通过标准认证和引入第三方组织,对居家养老定点服务商进行科学管理。”
据北京市民政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6月,北京市共有33万老年人领取养老服务券,金额已达1.5亿元。
北京市人民政府 《关于推进老龄事业发展,完善养老服务和保障体系》的报告指出,自上世纪90年代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北京人口老龄化呈现加速发展态势。预计到2020年,北京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20%,社会将跨入深度老龄化阶段。北京养老服务和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但是与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高龄化快速发展的形势存在很大的差距。
因此,政府不能再对养老服务大包大揽。发放养老券,也是购买社会组织服务、鼓励培育为老年人服务的社会组织的一种形式。2007年,北京市东城区成立了银手杖服务总社,这家以社团形式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非营利性民间组织承担起了养老服务日常事务性工作,服务总社在每个街道下设分社,每个社区还建有居家养老服务站。它一手牵着政府、社区,一手牵着服务实体,搭建起居家养老的专业化服务平台。
如何对社会力量进行正确引导是政府面临的一个崭新命题。东城区签约居家养老服务商320家,下一步,东城区将对养老服务机构的准入、退出机制进行标准化建设,每个步骤、每个细节都会有相应的标准约束。东城区老龄办该工作人员举例,比如对一个理发店的考察包括它的营业面积、价格、是否为养老服务配备专人、是否有无障碍设施、能否提供上门服务。通过标准认证和引入第三方组织,对居家养老定点服务商进行科学管理。”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