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7家医院昨启用居民健康卡(图)


昨日,市民在市第二人民医院用社会保障卡体验健康卡的功能。深圳商报记者 陈发清 摄
可自助门诊挂号 看病不用带病历 拿药无需付现金
深圳新闻网讯 昨日,居民健康卡在市人民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北大深圳医院、市中医院和南山区人民医院、福田区人民医院和罗湖区人民医院全面启动,副市长吴以环等领导出席启动仪式。居民健康卡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十大民生工程之一,为我市卫生系统信息化建设“139”工程的重要内容。
目前,市民只需持社保IC卡在这7家医院就诊,就能享有门诊自助挂号、结算、医生调阅健康档案和自我查阅健康档案等功能。2011年,居民健康卡还将实现与银联卡关联,以及手机关联等功能。2012年开始,全市各医疗机构都将全面推广应用健康卡,最终实现诊疗信息和费用支付的“一卡通”。
记者体验
新版社保卡自动与健康卡关联
记者了解到,健康卡并不是如银行卡、社保卡一样有形的卡片,而是虚拟卡。今年起,市民陆续更换的带有IC卡芯片的新版社保卡上就已自动关联了健康卡。“由于目前健康卡只能在门诊就诊时使用,所以必须是有门诊综合医疗保险的社保卡现阶段才能使用。”市医学信息中心项目部部长郑静表示。
昨日下午2点,记者来到市第二人民医院,在门诊大厅预约挂号柜台旁,两座崭新的深圳市民健康卡自助服务终端已开始为市民服务。这部终端机的显示屏下方有6个功能器,分别是二代身份证阅读器、深圳通阅读器、健康卡阅读器、社保卡读卡口、纸币入口、出卡口和凭条出口。显示屏的主页面是“健康卡办理”和“健康卡服务”两个选项,选择前者会出现“与社保卡关联”、“与银行卡关联”、“与手机关联”和“办理新卡”4个项目;选择后者则是健康卡各项功能的详细介绍。
记者使用自己的社保IC卡进行了自助挂号。记者将社保IC卡插入读卡器后,画面自动跳转到挂号窗口,记者按下“确定”后,出现了肠道肝病科、血液科、妇科、儿科等科室选项,点击进入肠道肝病科后就出现了当日下午出诊的两位专家姓名。记者选择了一位专家,再次按下“确定”后,画面显示当日下午这位专家可挂40个号,现在已挂33个号。同时,凭条打印口将记者的挂号凭条打印出来,市民只需持这张凭条就能前往专家处就诊。
导诊员表示,健康卡自助终端运行第一阶段,对持社保IC卡市民优惠1元。
记者完成整个自助挂号过程不过数十秒,而此时在门诊挂号窗口平均每位市民排队和挂号的时间都需要五六分钟。
方便快捷
看病检查缴费拿药一卡搞定
随后,记者来到诊室,医生凭借挂号凭条和社保IC卡就可以调取患者的健康档案,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今后,患者不必每次看病都带着病史资料,也不必担心向医生陈述不清就诊史了。患者到医院就诊时,血型、药物过敏史、重大疾病史、近期在深圳各医院就诊所有门诊和住院记录等电子病历信息,都能清清楚楚地显示在医生的电脑上。这一方面有利于医生对患者病情有更全面了解,辅助医生进行正确的诊断和相关治疗,使病人治病具有连续性;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患者不同医院就诊重复检查、用药,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
据介绍,截至今年12月,我市卫生系统的健康档案信息平台,已为600多万名市民建立了健康档案,这一平台已成功接入58家市区公立医院,实现了数据共享、历史数据备份和新信息的及时更新,目前市医学信息中心数据中心里记录的数据达8亿条。
患者就诊完毕后,医生会直接将电子处方或检查单输入社保IC卡中。市民可以持社保IC卡在医院的自助缴费终端进行缴费或者前往收费处调取处方、检查单后,再缴费。缴完费后,需要进行检查的患者可前往医技科室进行检查,到治疗室输液、治疗或者到取药处取药。
据了解,我市基本建成了全国最大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库。
隐私保护
加密传输和密码查阅类似银行卡
这张虚拟的健康卡里,不仅会有居民的医疗就诊信息,今后还将居民在社康中心的健康检查、单位体检、计免、妇幼保健、出生证、公共卫生服务等信息全部录入,成为一个伴随你一生的健康档案。
市医学信息中心主任林德南表示,健康卡系统参考了国内外大量的相关资料,秉持“先进性、发展性、实用性和开放性”的原则,增加了患者自我维护和管理健康档案信息的功能。市民可以通过互联网查看和维护个人的健康档案信息,并对不同时期的身体健康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实现自我健康管理。“比如一个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的慢性病患者,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市医学信息中心平台连接,输入密码后便能调阅自己的健康档案。”林德南表示,将来系统还会开通手机短信提醒功能,比如什么时候该体检了、什么时候该打预防针了,系统就会发手机短信提醒你,成为你的健康管家。
但是如此海量、详细的个人健康信息会不会被人窃取、被滥用呢?郑静表示,在设计过程中,卫生部门充分考虑到了对市民隐私的保护。“居民的电子病历和个人健康档案存储在市医学信息中心的电子终端。各医院信息的上传和整合全部是通过卫生系统的内部专网,而且网络传输是加密处理,就算网上截取,打开也是乱码。而医生要调阅患者档案,也必须是患者本人到医院就诊,凭卡授权医生,医生的电脑上才会显示。居民网上查询个人的健康信息,必须要通过个人密码登录。”郑静说,有了加密传输和密码查阅两重保护,类似于现在的银行卡自助服务以及网上银行的运作,能够对市民的隐私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
推行进度
将与银联卡手机卡关联
副市长吴以环在启动仪式上表示,整个“十一五”期间,我市投入了180亿元用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居民健康卡的启动既是我市“十一五”医疗卫生事业投入的体现,也是今年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十大民生工程之一,是市委市政府缓解市民“看病难、看病贵”的有效措施。健康卡通过将挂号、结算、查询等多种功能融合,实现了对社保、银行、全市各医院等相关系统进行全面集成,优化了市民就诊流程,减少了重复检查,缩短了排队时间。
吴以环透露,健康卡将从7家综合医院开始向各级医院逐步推行,还会将民营医疗机构纳入其中,真正实现居民“一卡在手,健康无忧”,让居民就诊更加便捷、有效。
记者获悉,明年将是我市健康卡系统建设的重要阶段,将陆续开通与银联卡关联、与手机关联等多种功能。目前,市医学信息中心已经与中国银行开发了联名卡,今后将推广到更多家银行。实现了与银联卡关联后,健康卡服务将能覆盖非社保居民,这些人只要凭银联联名卡,就可以和参保人一样享受健康卡的所有功能,而参保居民医疗自费部分也可以通过银联联名卡刷卡支付。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