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五华精心打牢社会保障基石(图)

2017-04-15 08:00:01 无忧保
            五华区组织用工企业举办妇女专场招聘会。   核心速读 大学生就业、养老保险、创业、收入分配、劳动合同、农民工失业、技能培训……这些关乎老百姓最切身利益的问题,都属劳动部门管理服务范畴。因此,五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办公大楼里,每天前来办事的人总是川流不息。   “劳动和社会保障问题既是热点,也是难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老百姓对党委、政府的满意度。”“十一五”期间,五华区围绕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劳动保障维权等中心任务扎实工作,成绩显著,初步建立起符合经济社会实际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为保障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作出了新贡献。   在五华区大学生创业园一间1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创业者胡熏元正在与同事研发着一个GPS导游项目,这是一套基于智能手机上的软件,用户在自驾游时,软件具有导游功能。胡熏元介绍,去年从日本留学回来后,一直想自己创业。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另外两个爱旅游的朋友。在旅游过程中,他们发现有的地方没有导游,很不方便,于是他们决定开发一套导游软件。今年7月,胡熏元将设计项目上报给相关部门,经过专家评估,认为可以正式入驻创业园。“创业园区的设备十分完善,便于我们更好的开发项目。”胡熏元说。五华辖区内高校众多,每年都有大量毕业生。为给大学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创业平台,今年8月20日,五华区依托金鼎科技园的科技优势,开办了大学生创业园。经过相关专家严格考评,9个大学生创业团队正式入驻。相关部门采取“项目准入、全面管理、项目孵化、定期考核”的管理模式,依托高校的资源,为创业者配备创业导师,并积极开通“贷免扶补”的绿色通道,帮助他们更好的发展。除了创业园外,五华区还在省教育厅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设立便民窗口,为毕业生提供政府公共就业服务。   其实,大学生创业园和就业服务窗口仅是五华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一部分,“十一五”期间,由于有了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共收集有效就业岗位15.5万个,完成目标任务的186.5%;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1.1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59.8%。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0829人,特殊困难群体实现再就业16946人。此外,自2008年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改革以来,五华区坚持以人为本、妥善安置、合理使用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及时上报计划安置岗位统计表,并妥善安置分配到五华区的军转干部。对于那些就业困难的群体,五华区积极开展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就业竞争能力。2006—2009年,免费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就业引导性培训55121人;5年来,区政府出资免费对9918名城镇失业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为4041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失地农民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此外,五华区还积极开展就业服务月活动,并立足“五华就业日”这一有形载体,每月19日区、街联动,同步举办一次大型公益性求职招聘会,免费为辖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农村适龄劳动力、外来务工人员、大中专毕业生以及随军家属提供职业介绍服务。   除了深化就业再就业服务外,五华区还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了全区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社区保障工作服务站的规范性和制度化建设,理顺工作机制,确保了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平台高效运转。在完成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社区就业、最低生活保障等三项主要工作的同时,城镇养老保险、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险、劳动用工监察、劳动者维权、廉租房初审调查等工作已在社区服务站逐步开展。   2007年1月,在全省首家建立县区级社会化管理服务中心,全面推进五华区的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使已移交到社区实施社会化管理服务的3万余名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实现 “老有所养、老有所助、老有所学、老有所帮、老有所医、老有所乐”。2008年2月,五华作为唯一一家县区级单位被省劳动保障部门选送参加了全国社保系统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经验交流。同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又将五华区作为全省省属企业退休人员属地社会化管理服务试点工作的三个单位之一。至2010年3季度,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保险覆盖率分别达96%、83%和9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100%。在全省率先建立覆盖城乡特困群众的医疗救助制度。在全省率先提高城乡残疾人低保金20%,建立了全国首家残疾人便民服务暨援助中心,为辖区4万余名残疾人提供便捷的“一站式”服务。   除了继续完善就业保障服务体系外,五华区还积极做好引才工作和培训工作。除率先在全市开展公务员职位聘任制试点工作外,还将实施人才强区作为工作的主线和重点抓紧抓好。坚持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资本优先积累,人才体制优先创新,大力开展评选行业标兵的工作,提升技能人才培养层次,建立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大力推进“名匠工作室”建设,实现人才工作新发展。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服务力度的强弱是检验政府为民服务能力大小的试金石,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基础性工程。不断扩大就业渠道,实现城乡统筹社会保障全覆盖,这就是五华区的奋斗目标之一

标签:   社会保障社会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