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医病医贫医天下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途径,神木在民生领域的大量投入,正是建立在经济社会率先科学发展的基础之上。没有科学发展,民生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神木能够开展全民免费医疗等民生建设十大工程,与我县近十几年经济持续发展、财政实力日益壮大是分不开的。我县从一个贫困县,用10多年时间跨入全国百强县并排名第44位,主要是抓住了三大历史机遇,一是抓住了煤炭开发的机遇,我们利用这个机遇做大了煤炭工业,成为全国第一产煤大县。第二次机遇就是西部大开发江泽民同志到陕西视察,我们利用这个机遇逐步建立起我县工业体系。第三次是抓住了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以及胡锦涛总书记到神木视察的机遇。
改革开放30年来,神木县一直走在体制创新的探索之路上。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我们制定了“振兴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大地园林化、社会和谐化”这样一个基于神木实际战略导向的方针,按照这个方针我们实现了根本转型,更加注重民生方面的建设,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可持续的发展,不去拿财政资金搞面子工程,而是拿出更多的钱来搞民生建设。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开展民生建设是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在财富迅速积累的过程中,如果对贫富的巨大差别视而不见,必然使社会稳定面临极大的隐患,成为神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考虑大多数人的利益、弱势群体的利益,用公共财政这个杠杆来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和谐。反之,如果不把有限的财政资金投到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公共事业上,而是大把大把地花在形象工程、面子工程上,执政为民就是一句空话。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开展了民生建设的十大工程。2008年起实行12年免费教育,近9万名学生所有上学费用全部免除。2009年起实行孤寡、残疾和五保户等特殊人群的免费供养,政府每年投入3000多万元。2009年3月1日开始实施全民免费医疗,患病者一年最高可报销30万元医疗费。运行整一年时,财政支出1.3个亿,完全在我们的控制范围内。我们还建设了1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和5万平方米廉租住房,解决了近2000户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2009年还启动了新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今年参保率已达到88%。
民生建设是一个合民心、顺民意的事情,特别是全民免费医疗的推行,使农民和国家公务人员一样在这一领域里享受到了公平待遇,赢得了城乡群众的热诚拥护。这项制度可总结为 “办法简洁、花钱不多、容易管理、解决问题”。在这一点上,我县的老百姓感到很自豪。
这些民生建设工程使得社会发展向平稳推动,老百姓的幸福感大大增强。事实证明,推进民生建设,增强了群众对党的向心力,契合我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精神。我们开展全民免费医疗,无非做了我们基层干部应该做的事情,我们无非是让老百姓过上健康、舒适的生活。
反过来,改善民生对经济发展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民生投资也是一个高回报的投资。加大民生投入,解放了生产力,激发了创造潜能,免费教育、免费医疗的实施彻底解决了几千来老百姓的后顾之忧。老百姓无忧无虑了,就愿意把钱拿出来搞投资,愿意把钱拿出来进行消费,这种由于对社会保障完善而产生的对未来的安全预期,激发了老百姓的消费热情和投资热情,给经济注入无限活力,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经济与政治的良性互动。从这个意义上说,民生建设是效益最好的投资。
实施民生项目本身是固定资产投资。近年来,我县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安排了许多民生建设,如花费3.9亿元建设县供水工程,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图书馆、博物馆、县医院、污水处理厂等一系列重大民生项目,使老百姓的居住、教育、卫生等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把民生落到了实处,为百姓谋求了福利,也有效地拉动了经济增长。
神木在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民生投入和保障,大大减轻了城乡居民的后顾之忧,增强了百姓对未来生活的安全预期,也促进了其消费观念的转变,有效激活内需,促进了经济增长。在2009年经济危机的特殊年份,神木县GDP达到了4526亿元,增长18.8%。财政总收入93.26亿元,增长29.6%。农民人均纯收入也增加到了人均七八千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1.3亿元,增长18.2%。我们的经济结构有了很大改善,过去神木是一个工业大县,工业总产值占比很高,达到80%,去年年底下降到60%以下,第三产业占比则上升到32%以上,今年我县的第三产业产值预计将达到的40%。
厚民生方能聚民心,顺民意方能保民安。饱含普惠性的神木民生建设,解放了生产力,激发了创造潜能,增强了广大群众的平等感、尊严感和幸福感。我们除了努力加大民生投入外,还启发和引导那些企业家和老板们增强社会责任感,反哺社会,重点是农村。从2007年开始我们实施了 “双百帮扶工程”,由县上选择200家企业,无偿帮扶200个贫困村,4年间已经筹集了近6亿元,建成农业项目740多个,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发展条件,也树立了企业家的良好社会形象,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社会软环境的改善必将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
(作者系神木县原县委书记)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