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养老无忧“鱼米乡”


城乡发展齐头并进是浙江发展模式的特色之一。而浙江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行在城乡统筹发展的棋盘上,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浙江省副省长、浙江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加元介绍,该省推行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国家新农保政策的基础上,依托浙江实际进行创新和突破,使该项工作在全国实现了“三个率先”:率先把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统一;率先在全省全面推进;率先使全省60周岁及以上老人全都享受基础养老金。
今年1月起,浙江所有市县均已建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在全省范围全面组织实施。截至9月底,浙江全省城乡居民养老金领取人数已达568万人(其中农村480万人,城镇88万人),符合条件的基础养老金发放率为100%,参保缴费人数达到474万人,总参保人数达到1042.7万人。
基础养老金
普惠全省城乡花甲老人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作为2010年浙江民生的主题词,无论农村乡镇,还是城市社区,从“鱼米之乡”的浙北杭嘉湖,到腹地金华衢州,沿海宁波、台州、温州,记者所到之处,处处萦绕眼帘,响彻耳畔。
金秋十月,还沉浸在一家老小中秋团圆和国庆喜悦中的淳安县文昌镇文昌村何金根老人格外激动:“以前养老靠子女,哪有现在这样每月按时领取养老金可靠。”去年12月4日,何金根和村里120位老人从副省长陈加元手中领到第一笔由政府“买单”的基础养老金。
去年12月,不仅淳安,余姚、永康、普陀等7个试点县(市、区)都向符合条件的城乡老年居民发放了首笔基础养老金。
浙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人社厅厅长乐益民介绍,浙江全省各地都把基础养老金的及时足额发放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予以落实。截至今年1月底,全省所有县市区实现基础养老金发放全覆盖;至2月底,共有557.34万人领取了基础养老金,省政府作出的春节前所有符合条件的60周岁及以上城乡居民每人每月领到不低于60元基础养老金的承诺如期兑现。
制度创新
激励城乡居民踊跃参保
和领到基础养老金的老人们一样“颇有感触”的还有很多年轻人。江山县碗窑乡东村在外打工的王根兴特意回村办了参保手续。他告诉记者:“老了后怎么办,一直是农民的一块心病,如今养老可以无忧了。”
在确保基础养老金发放的同时,浙江各地积极引导60周岁以下城乡居民参保。截至9月底,全省参保缴费人数已达474万人。嘉兴、金华、衢州、义乌、淳安、余姚、德清等市县45周岁以上人员参保缴费率达95%以上,40周岁以上人员参保缴费率达90%以上。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迅速推进,源于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浙江省把全面启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障,作为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基础性工程,并将该项工作纳入政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在浙江全省吹响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的冲锋号。
打好全覆盖攻坚战,制度的建立和实施首当其冲。2009年9月1日,国务院发布了新农保试点指导意见,9月22日,浙江省政府就在国家新农保政策基础上,在全国率先出台启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明确8个国家试点和3个省级试点先行。2010年1月1日起,该项制度在全省11个设区市和90个县市区普遍建立和实施。2月,全省所有市县均全面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与国家新农保政策相比,浙江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最大亮点是一步到位,参保范围由农村居民扩大到城乡居民。“浙江省有这个实力”,浙江省人社厅副厅长钟关华对此解释道:“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城乡差距不大,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义乌等29个市县从2007年下半年起就开展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社会保障工作基础较好,有条件把步子迈得大些。从目前实施情况看,各地参保覆盖面大步推进的形势很好,今年全省要基本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比全国实现这一目标提前9年。”
缴费时间越长养老金越多,把激励参保机制与待遇享受相衔接是浙江特色。浙江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养老金待遇在国家新农保政策规定的基础养老金加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上,增加了缴费年限养老金,将待遇水平和缴费年限挂钩,按年限分段计发,长缴多得,激励参保。
对于特殊人群,浙江省在国家政策的基础上提高了待遇。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复员退伍军人,军龄可以视同缴费,同时加发优待养老金。而那些已享有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老人、低保户、城镇“三无”人员,农村“五保户”等人群,还可以叠加享受基础养老金。
政府对参保人员的缴费补贴,浙江省也高于国家规定。国家规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每人每月不低于55元,浙江省从60元起步,目前杭州、宁波、嘉兴、绍兴、舟山、义乌等地的标准均在60元以上。这意味着浙江每年需安排财政资金超过45亿元,省级财政每年需安排补助资金14亿元,是全省民生工程最大支出之一。此外,制度的衔接渠道畅通。在各种社会保障制度之间,都可以通过折算缴费年限、转移个人账户等办法进行衔接转换。
已领取养老金待遇的参保人员,死亡时可以享受相当于基础养老金20个月金额的丧葬补助费。
广大城乡居民踊跃参保正是制度绽放魅力的表现。正如王根兴所说:“每人一年缴纳100元,连续缴纳15年,到领取养老金时每月可拿104元,3年就全部收回个人投保费,以后可以一直享受。这样好的政策,吸引村民踊跃参保。”
强化基层平台
服务延伸到村
在这场全覆盖攻坚战中,经办管理和基层服务平台功不可没。浙江省对全省各级社保管理机构提出了具体经办工作要求。在省社保中心组建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科,各市县也组建了专门机构。全省普遍实行市、县领导联挂乡镇制度,建立了“一把手”负总责和社保工作人员包村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建立起市(县、区)社保经办机构、乡镇(街道)保障站、村(社区)协办员三级管理体制,形成了以社保机构为主导、上下对口、渠道畅通、经办重心在乡镇(街道)的经办管理体系。
德清县新市镇东安村村民沈金娥告诉记者,她在村委会就办理了参保手续。德清县的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已经完全下延到村,实现了“参保登记在村(社区)、审核在乡镇(街道)、缴费领取在银行、核定和管理在社保中心”的一站式服务。新配备的255名乡镇、村(社区、居委会)专职经办城乡居保工作人员经费,由县和乡镇财政给予保障。
不只是德清,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嘉兴市,余姚市、永康市等县(市、区)强化基层平台建设,实现了有人有钱办事的目标。全省各市、县(市、区)的91家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有城乡居保具体经办业务的86家,已成立具体经办城乡居保科室71家,占比83%。
加强信息网络建设
提供技术支撑
浙江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信息化建设,全省统一软件的及时推出,为打赢这场攻坚战提供了技术支撑。省里开发统一软件,地方应用统一软件。部分在之前已开展相关业务并应用信息系统的地区,目前正按省统一政策和业务经办要求,对信息系统进行改造。全省信息网络已延伸到乡镇、街道的有1105个(占比72%),网络延伸到社区、村的有3492个(占比11%)。不少统筹地区已像德清县一样,实现县、乡镇和村级社保平台联网,社保经办部门和城乡居保金融代办银行网点的联网。
近日,浙江省政府在嘉善县召开了全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推进会,副省长陈加元要求各地要加大推进力度,以促进缴费参保为重点,努力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全覆盖。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全面推进,给“鱼米之乡”浙江再添和谐之美。金华市金东区澧浦镇洪村党支部书记鲍建康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为老年人解除了晚年的后顾之忧。前些年,村两委干部经常调解瞻养纠纷。今年,老人瞻养纠纷少了,而操场早晨锻炼身体,晚上跳健身舞的老人多了。下一步,16岁至59岁的人都要参保,争取全村参保率达到100%。”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