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参保
三个月参保率达到98.5%的秘诀


今年初,浙江省江山市碗窑乡达河村70岁的刘大爷拿到第一笔养老金时,竟激动地落下了眼泪。刘大爷说:“没想到老了老了,还能享受到退休待遇。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比养儿子还管用。过去儿子给钱,是有钱就给,没钱就不给,哪如现在每月按时领取?”日前与刘大爷聊起参保过程,他告诉记者:“如果不是村干部到家来一遍遍讲解政策,恐怕到现在我还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每人每年缴100元,连续缴够15年,男的到了60岁时,就可每月领到104元养老金。15年自己一共缴了1500元参保费,每月领104元,一年就拿回1200多元,仅一年半的时间就可全部领回个人缴的保费。现在这年月,活个七八十岁没问题,这要领回多少养老金啊?”如此明白通俗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解读,对村民充满了无比诱惑。了解了政策后,在外打工的碗窑乡东村村民王根兴主动赶回家乡,到村文书郑小芬家缴了今年的100元参保费。
碗窑乡是个城郊山区混合型乡,共有12个建制村,其中7个是低收入农户集中村。2009年,全乡总人口17921人,低收入人口近3000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经济收入较低的乡,在当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启动3个月时间里,全乡应参保的7252人中,就有7141人参保,参保率达到了98.5%。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碗窑乡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快速推进,村民从观望到积极参保,其秘诀就是该乡实施的网格化管理制、不参保村民签名制和上门全程代理制这三项机制。
2009年12月10日,在江山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动员大会上,碗窑乡政府与市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后,就立即成立了乡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全面启动城乡居民参保工作,并建立了网格化管理制、不参保村民签名制和上门全程代理制这三项机制,以确保人员摸底调查、政策宣传、上门参保服务三个“一人不漏”。
参保网格化管理制是确保应保尽保一个不漏的基础。为了摸清应参保人员底数,防止出现漏保、重保问题的发生,碗窑乡按照公安部门的户口清单,整理出16周岁以上应参保人员名单,并由各村审核。他们运用原有的“平安连万家”综合治理网格化平台,采取乡政府班子成员包片,驻村指导组包村,驻村指导员、村两委干部包村民小组,村民小组长包户到人的网格化管理机制,上门逐户逐人核对,确保应保人数一人不漏、一人不差。碗窑乡不但将养老保险工作纳入乡干部月度考核、村干部年度考核,而且建立了每周进度督查通报制度,在集中参保时期,每周一公布各村参保进度,进度慢的,主要领导在周一干部学习会上点名批评找原因。
不参保签名制是确保政策宣传一人不漏。碗窑乡要求乡村干部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宣传做到不漏一家一户一人。在白天里,许多村民下地干活不在家中,他们就发扬“5+2”(5个工作日加两个休息日)、“白加黑”(白天加晚上)的精神。为了防止有的乡村干部弄虚作假,没上门说上了门,政策宣传不能到户到人,使群众因不明白政策而漏保,碗窑乡专门建立了不参保人员签名制度。他们专门印制了不参保人员名册,经多次宣传动员仍不愿意参保的人要在名册上签字。“不参保人员签名制度,强化了乡村干部的工作责任心,提高了参保率,也避免不参保人员事后反悔,给工作造成被动现象的发生。”碗窑乡乡长毛献明介绍说。
上门全程代理制体现了政府全心全意为民办实事和贴心服务。碗窑乡达河村村民陈正香,几年前因车祸失去了双腿行动不便。她含着热泪告诉记者,是村干部专门为她请来照相馆的师傅,上门为她照相,并全程帮她办理了所有的参保手续。碗窑乡还要求乡村干部在上门办理农民参保时,帮助选择合适的参保档次,统一填写参保表格。为了做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碗窑乡专门配备了1名专职干部,并添置了电脑和复印机等办公设备,设立了专门的服务窗口。为防止参保人员参保信息出现差错,碗窑乡建立了4道审核程序,即村干部初审、乡驻村指导员二审、乡具体经办人员复核、包片领导最后把关。
在集中参保工作结束后,碗窑乡建立起了乡村两级劳动保障平台,为村民提供常态化的劳动保障服务。乡级劳动保障平台设立专门的社保服务窗口,配备了两名专职社保工作人员,设立AB岗,不间断地提供服务;村级劳动保障平台,明确村里的一名干部为社保服务人员,利用社保管理信息系统,做好群众参保、信息输入和管理工作。
毛献明介绍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推进,不仅使村民养老有了保障,还密切了干群关系。乡村干部在上门一家一户宣传政策,全程代理养老保险服务中,倾听了群众的诉求,并为群众解决困难。仅在集中参保工作期间,全乡就为群众解决矛盾纠纷、遗留问题153件,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