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参保人员搭上市级统筹快车


本报记者 杨志勇
记者:继去年底,陕西省在全国率先实现工伤保险市级统筹后,今年又提出了全面实现城镇职工医保、生育保险市级统筹。请问,陕西省提出这一目标的原因是什么?
赵云:我省抓城镇职工医保市级统筹工作较早,2007年,我们建立城镇居民医保市级统筹时,就考虑到了建立城镇职工医保市级统筹制度。这是基于两个原因。
一是我们在建立居民医保制度摸底调查中发现,很多县区人数少、筹资水平低、基金抗风险能力弱,如果实施县级统筹,很难保障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需求,职工医保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
二是我省在“一五”、“二五”和“三线”建设时期,军工、煤炭、纺织企业多,在建立市场经济过程中,这些企业大部分实行了关闭、破产和改制,退休人员猛增,很多企业退休人员占职工总数50%以上,有的达到70%。按照国家政策要求,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医保不缴费,单位所缴纳的医保费不够划入退休人员的个人账户。如果实行县区级统筹,让县区级财政承担国企职工的医保责任,显然没有这个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实行市级统筹才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于是,我们在借鉴居民医保市级统筹基础上,着手建立城镇职工医保市级统筹制度。
记者:陕西省不是经济发达地区,推行市级统筹牵扯到市县利益,当时你们面对的困难是什么?又是如何克服的?
赵云:我们当时面对的是难点多、难度大。由于全省各市县的政策不统一,涉及到各市县利益格局的调整,很多条件好的县区不是很赞成和支持。另外,人员、经费等基本条件的保障也很困难。根据国家的要求,到2011年要实现城镇企业职工医保市级统筹。为此,我们结合本地实际,做了3个明确:明确了5个统一,即保障范围统一、缴费标准统一、待遇水平统一、经办流程统一、基金管理统一;明确了建立市级统筹的目标任务;明确了各级政府的责任,保证按时完成任务。
记者:市级统筹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需要政府强力支持以及各市县的积极配合,形成合力。在这方面,陕西省做了哪些具体工作?赵云:推进这项工作没有现成模式可循,我们采取以点带面的方法,召开交流会、座谈会,不断总结经验,努力作了5方面的工作。
省政府强力推进。由于市级统筹涉及到方方面面和多个部门,所以,以省政府名义下发了文件,明确了职工医保市级统筹的标准、目标、任务和要求,确保了市级统筹工作的顺利完成。
夯实各级政府责任。市级统筹是一个跨层级工作,容易产生县级工作由设区市统包统管的片面认识,造成县级工作不积极甚至等待观望,以及将医保风险转移到市级等问题。为此,我们一开始就分清职责,明确市县责任。
处理好市县间责权利关系。我们明确了市人社部门负责两定单位的审批,医保政策的完善和对经办机构的考核工作;市医保经办机构制定各县区经办机构及两定单位的结算和考核管理办法;县区经办机构负责辖区内人员的参(续)保、登记、费用征收、异地就诊费用的审核结算,以及特殊人群的医疗补助等。同时,市政府对参保、扩面工作给予一定的经费补助和奖励。
加强基金监管。推进市级统筹,基金统一管理调剂使用、基金全市统收统支是关键。我们撤销了县区财政专户,全市只设一个基金财政专户,实行年度预决算、申请拨付制度,加强了基金管理,保证了基金安全。
妥善解决特殊人群医保问题。推进市级统筹,必须得到县区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我们针对实行市级统筹后县区级领导干部医疗待遇降低这一特殊情况,对这部分人员的个人负担部分给予补助,切实保证了他们的待遇水平不降低。
以上措施,打消了县区经办机构担心市级统筹后有职无权、工作难开展、参保人员报销难等顾虑,减少了阻力,调动了县区的积极性,确保了工作顺利开展。
记者:现在时间已经过半,陕西省有多少个地区开展了市级统筹?目前,参保人员的待遇保障水平如何?
赵云:目前,我省已经有11个地市开展了这项工作,进展情况良好。铜川市工作比较有特色,2008年,他们率先实现了职工医保市级统筹,他们的经验在全国交流会上作了专题介绍,为全省提供了很好的范本。紧接着,宝鸡、汉中、咸阳、西安、杨凌等市也启动了市级统筹;榆林、商洛、渭南等市即将实施,延安、安康等市的实施方案正在制定中。
目前,我省职工医保待遇水平有所提高,住院报销比例达到70%以上,个人负担部分控制在30%以内,重大疾病最高支付限额在25万元-30万元,封顶线达到当地职工年平均收入水平的6倍以上;扩大了门诊慢性病病种。我省目前门诊慢性病病种达到47种;扩大个人账户使用范围。个人账户结余可用于本人缴纳大病医疗互助基金,以及家属缴纳居民医保费用;建立大病互助基金制度。不设封顶线,参保人员患重大疾病超过封顶线以上的医疗费用,个人负担比例不超过10%。
记者:一项制度的创新,必然会给社会、管理者、参保者带来变化。陕西省11个地区实施市级统筹后,取得了哪些成效?
赵云:这些地区实施市级统筹后,取得了6个方面的成效。一是促进了医保事业的发展,实现了医保制度的公平性和均等化。全市达到了一样的保障水平,避免了互相攀比待遇而引起不稳定因素现象的发生。二是增强了基金抗风险能力,保障了困企退休人员的医保待遇。目前,我们已经解决了近40万名困企职工的医保待遇问题。三是提升了医保管理服务水平,“五统一”和即时结算,为参保人员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四是促进了信息化、社保“一卡通”建设,方便了参保人员流动和医保关系转移接续。五是完善了医保政策体系建设,取消了退休人员双基数缴费,实现了医保可持续性发展,扩大了医保覆盖面。目前,我省职工参保人数达473.8万人,参保率达94.8%。六是带动了生育保险市级统筹制度的建立,使目标任务同步实现。可以说,市级统筹的建立,让我省参保人员搭上了医保快车,让医保工作驶入快车道。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