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高温下的故事:“防中暑急救包”


“战地急救包”是战士上战场必带物品之一。7月13日,安徽电建一公司机械化大修厂钳工班“研制”的“防中暑急救包”,在水盆中浸泡24小时安然无恙!“成功啦!”30多名修理工兴奋不已!为啥要自行研制急救包呢?班长陈斌娓娓道出缘由。钳工班肩负着公司千余台起重机械的日常维护任务,机械分布在省内20多个项目施工现场。抢修机械都是时间紧、任务重的活,眼下持续高温,多个工程又同时进入高峰期,钳工师傅们的作业不可能避开高温时段。于是预防中暑成了当前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班组要求钳工在出发前把随身携带的军用水壶灌满,再揣上几包仁丹和几粒藿香正气胶囊。
但这些防暑药品怕水且不耐热,装在衣服口袋里汗水的浸泡、体温烘烤下,就变成糊状的东西,药效也降低了很多。钳工师傅们尝试用纸将药品包上,用瓶子装等办法,汗水浸湿纸,依然成“面糊糊”,瓶子虽说耐水,但即使是最小的瓶子装在衣服口袋内也不方便,干活时别扭。放在工具包里吧,工具上的机油味就会钻进药里难以下咽。
大伙凑在一起想办法解决这件事。郝磊受“袋装保湿面巾”的启发,将仁丹、正气胶囊装在小塑料袋里,把塑料袋袋口用锯条皮一夹,打火机一燎,封上口,放在水盆里浸泡,滴水不漏。可扳手、钳子一碰,它就“千疮百孔”了!李春找来加厚的小塑料袋,再把原来那个塑料袋放进去,封上口,放进工具包里进行破坏性试验,折腾了不下半小时,取出来,毫发未伤!扔到水盆里,放置一天一夜,它也没漏水。
这种携带方便,防汗防水耐温的“急救包”一“问世”就受到大伙的喜爱,也为安全作业设置了一道保护屏障。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