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农民参加“新农保”“幸福晚景”有保障

2017-04-20 08:00:01 无忧保
  “先前只有城里人才有退休金,现在,咱农民也能享受养老金了,我已经领了一年多了,现在儿子也缴费参保了。这真是天大 的好事!”谈及“新农保”带来的变化,清徐县清源镇孔村的张建家老人激动难掩。   “养儿防老”,这个在我国广大农村传承了数千年的传统,如今正逐渐转变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2009年,我市的清徐县、古交市、尖草坪区被列为“新农保”国家级试点。2010年,我市提出“新农保”政策要在年内全面覆盖十个县(市、区),这比国家计划2020年实现全覆盖的目标时间提前了整整十年。   “老有所养”,这一古已有之的平民梦想将在我市78.55万农民身上变为现实。“新农保”的全面实施,对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有哪些帮助?给农民生活能带来哪些变化?连日来,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走访了广大农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以及社会学专家等,积极探寻实施“新农保”的好处和意义。   “幸福晚景”有保障   作为国家试点的清徐县,去年开始在各镇、村,为年满60周岁的农村老人发放首批“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张建家老人领到了他人生中第一笔养老金。“做梦也没想到,俺当了一辈子农民,老了竟能与城里的‘公家人’一样,按月领钱了。”回想起初次领到基础养老金时的情景,老人依然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他说,自己年轻时特羡慕工人老大哥老了有退休金,老有所养。现在,咱农村老人也有了养老金,不必再担心今后的生活了。   “一个月65元的养老金,那么点儿钱够花吗?”“这些钱平均到每天虽然只有几块钱,但够我一天的油、盐、面条和煤球的开销了,不用孩子再给钱了。”看着我们满脸的疑惑,张建家老人解释道。同样,该县陈家庄村78岁的杜青珍老人对“新农保”带来的好处也深有体会。“俺有4个孩子,都让他们参保了。咱农民历来都是年轻时靠土地,老了靠儿女,如今孩子们的经济压力也很大。现在,每个月都能领上养老金,日常生活的开销基本够了,子女们的负担也轻了。”她说。   清徐县是我市的农业大县,农村人口占全市农村人口的四分之一,有25.38万人。如今,16.4万适龄农民都参加了 “新农保”,他们的“幸福晚景”有了保障,其中近3万名年满60周岁的农村老人不用缴费,就能直接领到每月65元的基础养老金了。“这些都得益于‘新农保’政策好。”该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所所长张文灏介绍说。   传统养老问题多   “家里仅有的三四亩地都种上了玉米,除去化肥、农具等耕种成本,一年到头顶多有千数块钱的收入。眼瞅着自己年纪大了,本指望着 ‘养儿防老’,可儿子在外头辛苦打工一年也挣不了几个钱,他自己都不够花,更别说贴补家用了。”今年已经67岁的张建家老人一边抽着烟,一边向我们谈起“新农保”制度实施前的情况。他说,那个时候手头没有闲钱,只要一天三顿能吃饱就满足了,解决好养老根本不敢想。   “这基本上是很多农村老人晚年生活的一个‘缩影’。如今,农村的家庭养老功能已经明显弱化,迫切需要推广社会化养老模式,而让农民参加社会保险,则是社会化养老模式中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我市在这一点上,走在全国前列,实在令人欣慰。”省社科院人口研究中心的谭克俭教授对农村养老问题研究多年,感慨颇多。   2008年,在他的《全国建设小康社会中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构建的研究》科研报告中就提出,古往今来,中国农村的养老方式基本靠家庭解决,正所谓“养儿防老”。可在当今,农村青年纷纷进城打工谋生,不能奉孝于年迈的父母身边,农村有大量孤独的“空巢老人”。再加上现在的农村青年收入低,生儿育女成本高,生活工作压力大,赡养老人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随着我国悄然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农村养老问题日益突出。   谭教授还表示,与城市居民不同,广大农民群众不需要担心房子等问题,现阶段的基础养老金虽然不多,但加上农民自己种粮、种菜,基本生活就有了保障。他还进一步强调,不足百元的基础养老金虽然现在只是“保基本”,但这是我们迈出了的第一步,难能可贵。而且,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保障水平会稳步提升,农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新”“旧”对比好处多   “新农保”是相对“旧农保”而言。“旧农保”主要靠农民个人缴费筹资,到达规定年龄时再按月发放,相当于自我储蓄,在很多农民缴费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吸引力有限,保障力度也有限,远不能适应农村居民的养老需求。“‘新’‘旧’农保最大的不同就是三方筹资结构,其中政府补贴占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这充分体现了政府对农民老有所养承担的重要责任。”对于两种农保制度的对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任书文一语中的。   事实情况也是如此。张文灏介绍道,以清徐县为例,从1992年至2008年底,全县“旧农保”的参保人数只有2.3万人,参保率仅9%。而实施“新农保”仅一年,该县就新增参保人数11.3万。为了吸引更多的农村适龄人员参保,县政府特别对参保率高的乡、镇、村进行奖励和补贴,对重度残疾人和计划生育等特殊群体还加大了补贴力度。   “其实,实施‘新农保’最根本的意义是体现社会公平。就是农民终于等到靠国家、靠社会养老的一天。”谭克俭教授分析说,随着制度的完善,又向社会公平走近了一步。更重要的是,农村将因此缩短与城市的距离,农民将会享有更多与市民同等的待遇。这也为我市今后的城乡统筹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农保新政大势所趋   谈及为何要实施“新农保”,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副调研员李保亮用“大势所趋”一词来概括。社会保险最开始是从城市做起来的,现在城镇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方面的保险制度都比较健全了。但在农村,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救助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外,社会保障的基础还是比较薄弱的。“这样来看,实施‘新农保’势在必行。”李保亮强调。   他说,实施“新农保”后,可以极大地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经济自立能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在相当程度上避免了因经济利益引发的家庭矛盾,让家庭关系更为和谐。这与张文灏的感受一致。张文灏表示,如今,各村老人的生活有了保障,家里闹架的少了,妯娌关系、婆媳关系、家庭关系明显改善了。   在全省及全国范围来看,我市的“新农保”又处于一个怎样的水平?对此,李保亮表示这要从“相对”和“绝对”两方面看。实施“新农保”后,全市将有13.66万名60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每年至少领到660元的养老金,这个水平不算很高,但对于人均年收入仅有6000多元的我市农村家庭来说,帮助还是很大的。   提前十年“全覆盖”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农保处王建宏处长介绍,今年,凡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均可在户籍地自愿参加 “新农保”,这比国家计划2020年实现全覆盖的目标时间提前了十年。而且,我市不仅是在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在中西部地区及各省会城市中,也走在了前列。   “除三个国家级试点外,其余县、区都已制定出具体的实施办法,各地根据财力情况,都尽可能地让农民朋友们享受最大的实惠。而且,我市会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 ‘新农保’的基础养老金标准。”对于各地“新农保”的实施情况,市农村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的李永贵主任心里有一本细账。   他进一步介绍说,从目前情况来看,古交市和迎泽区的政府缴费补贴标准最高,每年最多可达到510元。其中,迎泽区的基础养老金标准最高,每人每月为115元;古交市每人每月的基础养老金为85元,对独生子女户和双女结扎户每人每月还要增加50元,这样算下来,他们每人每月能拿到135元,相比其余地区是最高的。   实现目标有保证   “今年,政府将投入1.05亿元用于实现‘新农保’制度上的全覆盖,其中市级财政投入为3600余万元。”市财政局社保处的负责人表示,长期以来,我市十分关注“三农”问题,在公共财政的投入上逐渐向农业、农民倾斜。“新农保”在年内全覆盖是市政府今年承诺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为此,市财政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全力确保养老金的及时足额发放。目前,除3个国家试点外,市财政已向其余县区预拨了1689万元的“新农保”基础养老金。比如,晋源区的财政状况一直比较紧张,但面对即将实施的“新农保”,该区现已设立了“新农保”的财政基金专户,确保专款专用,全区要首先保证该项支出,随后再考虑其余的发展项目,年内适龄农民都能及时参保缴费。   除财政的全力“护航”外,我市还成立了“新农保”工作领导组,负责督促检查政策落实情况。同时,各级政府还要将“新农保”工作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并建立农村居民参保人数和覆盖率相挂钩的考核奖惩制度。采访中任书文一再强调,“新农保”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我市之所以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仍坚持拿出这么多的资金来全力推行这项政策,就是为了让广大农民朋友们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幸福,让他们与广大市民一样,都能分享到经济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   从“家庭养老”到“社会养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被称为一个历史性的跨越。我市实现“新农保”全覆盖,这意味着,我市广大农民将在“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的基础上,实现“养老不犯愁”的愿望。   由此看来,我市78.55万农民朋友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标签:   新农保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