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三大目录大升级 强化管理开新局


为进一步完善我市医疗保障制度,有效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加强医疗保险基金监管,提高医疗保险基金使用效率,按照《关于下发广东省社会保险药品分类与代码库的通知》(粤人社函〔2013〕4776号)和《关于全省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结算试行“三个目录”省编码库有关问题的通知》(粤社保办〔2012〕392号)等文件的要求,今年年初,我市按照省级标准医疗保险三大目录对医疗保险信息系统中原本地三大目录进行升级改造,10月1日起,我市正式实施新“三大目录”管理,各定点医疗机构陆续启用新目录进行医疗费用结算。我局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成立三大目录升级工作领导小组。“三大目录”升级工作是今年我市社保系统一项重点工作之一,这项工作涉及全市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三个险种,包括三大目录基准库、对应库的建立、医疗待遇支付系统的改造、市内各定点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的适应性调整、三大目录的对应等众多工作,关系到全市各定点医疗机构所有现场结算工作的进行,影响面巨大。为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市局成立由刘珊局长任组长,市局分管医疗保险和信息系统的局领导以及各区局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的三大目录升级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局、区局医保、工伤、生育和信息技术相关人员组成的三大目录升级工作办公室。领导小组和工作办公室主要负责与市、区卫生部门沟通,协调市内各定点医疗机构按照三大目录升级工作的总体要求,按进度完成相关工作;各区办公室成员指导所属区定点医疗机构做好三大目录对应工作,做好系统升级的衔接工作。
二是集中办公,发挥团队作用。本次目录升级工作量很大,时间紧,要求很细致,为此,市局从各区局抽调医疗保险业务骨干组成升级工作办公室,办公室成员定期集中办公,先后进行了三个阶段的集中封闭工作,集中时间超过2个月,并通过以老带新,以强带弱的工作方式,发挥团体工作的优势,完成了我市“三大目录”的基准库的修订和“三大目录”对应工作指导手册的编写,将差异性的问题整合为统一的处理方式,最终顺利地完成了全市各定点医疗机构的目录对应库的审核工作。
三是加强管理维护培训,发挥功效。新的“三大目录”强调编码的标准化,在管理上加强了事后的监督和管控相关工作。为做好“三大目录”管理维护,让各定点医疗机构领会目录管理要求的精髓,10月16日,市局在狮山质安培训基地组织了一期“三大目录”管理培训班,各区局、各定点医疗机构近400人参加了培训。培训班上,市局医保科对医疗费用结算系统“三大目录”编码库进行了着重介绍,阐述了“三大目录”的编码思路及管理要求,强调了定点医疗机构在对应目录时的注意事项,并对目录升级后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处置办法和应对预案。系统开发公司对“三大目录”的业务功能、操作流程进行了详尽介绍和现场演示,对社保端和医院端相关功能,以及生育、工伤保险结算的相关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培训班上,市局对“三大目录”管理工作总结了六字要求:标准、规范、严格,要求全市社保系统、各定点医疗机构将目录管理工作认真执行到位,确保编码标准、操作规范、管理严格。
截止10月20日,我市定点医疗机构基本完成了新“三大目录”的启用,新“三大目录”的贯彻实施为目录的规范化管理开创了新局面。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