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资讯:区委、区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工作,把社会保障工作作为为政之本、和谐之基、幸福之源,出台了一系列惠民利民的政策措施。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简称“区人社局”)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区委、区政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不断提升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效率,健全服务功能,优化服务模式,使社会保障取得长足发展,社保之伞不断扩大、日益坚固,为越来越多的群众遮风挡雨,彰显了大手笔写意大民生的民本情怀。
参保扩面扫除“盲点”
渝中区从制度创新入手,扩面“扫盲”,大胆实践,织起一张全民共享的“社会保障网”。
近年来,我区全面贯彻落实《社会保险法》,逐步解决社会保险中的各种问题。如,农转非人员户籍改革制度的健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等配套制度的出台,社会保险补缴政策的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险制度之间的转移衔接办法的建立等,极大程度上解除了参保个人、职工的后顾之忧,为扩面工作提供了完善的制度保障。
同时,区人社局还加大力度全方位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扩面征缴工作,狠抓扩面征缴不放松,并以社保政策宣传为抓手,确保了惠民政策落实到位。针对职工养老保险涉及职工切身利益,又与企业效益息息相关,区人社局没有一味利用职工养老保险政策的强制性,而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业务培训、街道宣传活动、市区各级宣传活动的机会,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扩面征缴的宣传,既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又让职工了解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并为参保大户开辟绿色通道,积极开展网上申报等业务,进一步方便参保单位办理社保业务,提高单位参保热情。
截至目前,全区参加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分别为63.34万人、78.73万人、51.6万人、46.90万人、40.14万人,较2011年底分别增加62.62%、22.54%、62.52%、55.81%、53.98%。
重点改革任务稳步推进
“以前填报异地就医申请表要盖参保单位、异地定点医院、当地医保机构等五个单位、机构的公章,没有两三天办不下来,而且办完后在异地就医还要自己先垫付,回本地来报销,过程比较复杂。”市民胡文中高兴地说,现在只需先到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填写申请进行备案,持本人社保卡就能实现即时结算。
为让老百姓了解异地就医联网即时结算的便利,区人社局在提供窗口咨询异地就医办理服务的同时,积极拓展信息功能服务,一方面通过窗口平台和办公电话进行咨询,另一方面依托区人社局的信息平台及时更新公布异地就医联网结算省(市)及医疗机构信息,通过申报程序“阳光化”,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异地就医的办理程序。据统计,目前,我区已与外地7省内的共计132家定点医疗机构联网结算医保费用,累计为358名异地就医人员医保基金支付472.42万元。今年以来,我区通过异地联网结算225人次,医保统筹基金支付292.22万元。
在其他重点改革任务推进方面,我区积极开展全民参保登记,自2015年6月启动该项工作以来,已登记52.9万人;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前期工作,已采集271个单位、2.58万余人数据;2011年至今年,增加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待遇1112.12元;已解决10个街道运输队659人连续工龄认定问题等。
创新服务提高经办能力
一走进区劳动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大厅,前来办事的群众便感受到家庭般的温馨——便民桌椅、书写笔、服务台,还有政策咨询台、公示通知栏、政策宣传单、一次性告知卡等。这个集公共就业服务、人力资源市场、就业创业培训、社会保险办理、档案管理查询等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劳动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实现了区级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经办管理服务的集中统一,极大地方便了广大人民群众。
而自2010年以来,我区还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在街道、社区社保平台建设改造和人、才、物配备方面不断加大投入,积极推进基层平台规范化建设,全区11个街道12个社保所平台分批次进行规范化建设申报,目前已有10个街道11个社保所完成了标准化建设并已投入使用。
同时,区人社局积极探索网上经办、社保微信公众号、社保掌上APP和有线电视等立体化、多渠道的社保在线服务平台建设,形成线上线下相互促进、大厅网络有机融合的工作格局。“我们已开通‘渝中微社保’微信公众平号,参保群众只需扫一扫二维码就可通过手机随时随地查询办理退休、工伤、生育待遇申报、新单位参保等平时最关心的业务经办流程。”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公众号还提供政策法规、渝中区社保局及辖区内街道社保所地理位置及咨询电话等信息,确保办事群众不跑冤枉路。
还没有缴纳五险一金?没关系,很简单,找无忧保咯!作为你的掌上社保管家,无忧保现已覆盖全国80城!关注微信公众号“无忧保”,3分钟搞定你的社保缴纳问题。现在我们正在招城市代理,社保服务费每单最高享受60%永久返佣3000亿蓝海市场等待你挖掘。加入QQ群:248069515,客服热线:400-111-8900。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