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保险
财险承保利润恐进入下行通道-保险从业考试


财险行业盈利“保卫战”已经打响。 近日,《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记者了解到,受非理性竞争、物价上涨、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今年4月份,财险行业综合成本率近三年来首次出现同比上升,5~7月份同比上升趋势仍在延续。截至2012年8月底,整个行业综合成本率上升到95.3%,行业盈利水平开始下降。 未来财险行业盈利将是怎样一个趋势?各家险企该如何应对?日前,财险第二集团军领军者大地财险总经理郭敏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伴随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业务获取成本攀升、理赔服务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财险行业可能逐步转入承保微利状态。在行业承保盈利进入下行周期的情况下,各家公司如何更有效率地运营将成为竞争的关键。 此外,郭敏还认为费率市场化将使领先公司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市场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但费率市场化年内推出的可能性不大。 财险承保逐步转入微利 《中国经营报》:今年整个财险行业综合成本率都在上升,你认为主要原因有哪些?未来是否会延续这一趋势? 郭敏:目前来看,行业综合成本率同比上升的主要因素在于通货膨胀的影响,比如说这两年来汽车零配件价格的上涨就已经影响到占中国保险业70%的车险业务;第二是自然灾害,今年的几个大台风和暴雨等,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财险企业的经营业绩;最后一个原因则是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放缓,市场增量有限,竞争激烈。整体看来,今年受市场竞争加剧和物价水平上涨的影响,单均保费有所降低、案均赔款不断上升,业务质量在同比下滑,接下来一段时间,预计行业综合赔付率抬升的趋势仍将延续。 考虑到商业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的挑战、业务获取成本攀升、理赔服务成本上升等因素,预计行业承保盈利水平将延续2012年4月以来的同比下降趋势,可能逐步转入承保微利状态。 2008年到2011年是行业一个比较好的盈利周期,主要跟保监会、保险行业协会规范市场竞争、抓顶层设计、建设行业平台等因素有关,但是这些利好到去年为止基本到了顶点,财险行业进入新的发展周期,盈利情况不会再像2011年前那么高的水准了,预计未来两三年内行业承保盈利周期将进入下行空间。 大地财险2012年1~9月大地公司实现保费收入135.2亿元,同比增长9.0%,季度保费增长呈现明显的提升趋势。截至8月末,公司综合成本率为95.25%,低于行业平均水平0.05个百分点,承保盈利状况好于行业平均。 1~8月公司报表净利润为7.49亿元,同比上升45.5%。 《中国经营报》:你认为保险公司该如何应对行业这一新的发展周期? 郭敏:关于如何应对,关键还是看各家公司在新的外部环境下,能否进一步地转变经营理念,更加稳健、规范地经营。当然,归根结底还是各家公司的能力问题,包括风险管控能力、销售能力、客户服务能力等,能不能以较低的成本、较高的效率运作。 比如说如何利用新技术节约经营管理成本,过去赔案的风险管理,更多的是通过人海战术来检查,过去几年,各家公司都在强调管理平台的建设,包括搞运营集中、反欺诈系统的运用等,一方面为客户提供了更快速的服务,同时通过一些专业手段控制了赔案风险,也缩短了理赔的周期,整个管理成本都在快速下降。比如说在销售上,过去主要靠费用竞争,未来更多的可能是靠服务竞争,通过移动出单系统、移动理赔平台的建立,可以提供更加快速的服务,提高客户的满意度,节省竞争成本。 虽然进入了下行的周期,但财险行业未来的市场前景还非常大。从具体产品来说,中国责任险等很多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国家不断推出新的保险服务需求,比如大病医疗保险、农业保险等等。 完全费率市场化条件尚不成熟 《中国经营报》:你刚才提到费率市场化对行业的挑战,你认为费率市场化年内会推出吗?还面临哪些困难?未来会对市场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 郭敏:费率市场化改革是保险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解决我国保险市场一些基础性问题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商业车险制度改革完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与国外发达市场比较,我们的行业还很年轻,个人认为当前我国实行完全费率市场化的条件尚不成熟,实施渐进式的改革更符合当前的国情,也更利于市场化目标的最终实现。 按照此次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预案,经营指标符合规定的公司基本可以实现自主定价,其他公司更多根据示范条款和纯损失率制定费率,同时费率还与公司历史综合成本率挂钩。由于公司本身资质不同,再加上改革方案的差别化规定,获得自主定价资格的公司将有更多的机会借助费率改革改善经营管理水平,实现业务规模扩张和业务质量的改善,可能会进而导致优秀公司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强者愈强市场格局的出现。 《中国经营报》:目前大病医保商办的机会是业内的热点话题之一,大地财险会参与吗?你如何看未来这块市场的争夺? 郭敏:大病保险市场空间巨大,根据行业内初步研究测算,大病保险保费2013年收入约为264.16亿元,如果考虑其带动作用,保守估算到2016年,此项政策对当年保费新增贡献为1041.14亿元。超过10亿的庞大参保群体将给商业公司带来巨大的潜在价值。 但由于该业务产、寿、健康、养老公司都可经营,竞争形势可想而知,对商业公司来说也是较大的挑战。 这些年,我们一直有试点与政府社保、民政、卫生等部门合作开办城镇职工、城镇居民、优抚人员、新农合等大病保险,业务初具规模,2011年,公司在15个省份开办了大病保险业务,涉及近40个地市,累计服务人群超过2500万。在城镇职工大病保险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到了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业务。同时逐步摸索并建立了一套具有特色的服务及风险管控体系。大病保险开办能力及水平在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