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全国性的农业保险机构-保险从业考试


“三农”是两会关注的重点之一。来自农村的全国人大代表、新会区会城街道仁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钟明照将目光投向“三农”,他建议,在新农村建设和农村金融体系改革推向深入的时候,建立全国性、全方位的农业保险机构,并健全农业保险的法律法规,为我国农业生产提供保障。 钟明照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党中央连续五个“一号文件”的推动下,新农村建设和农村金融体系改革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广度发展,全国县域农业商业银行、农业合作银行纷纷成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小额贷款机构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试点,拉开了构建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的大幕,但与农业经济有着天然渊源、可有效提高“三农”抗风险能力,特别是能有力推动金融机构青睐农业生产的农业保险却千呼万唤不出来,这实在是令人遗憾的事情。 钟明照认为,造成目前这种现状的原因,首先是农业风险的可保性较差。由于农业风险的分布具有区域性,其损失频率和损失程度都较高、风险不宜分散、各类风险因素相互交织难以区别、防灾减损措施与风险事故的实际损失的关联度较强等诸多因素,使得农业保险经营风险大,经营者缺乏积极性。其次,农业保险理赔难度大。由于农业生产的各种特点,如地域较大、情况复杂、取证困难、判断出险程度和损失量难等等,致使投保方和承包方均难以达成统一的理赔共识,影响了农业保险的实行。再次,中国农民的投保意识淡薄,推动农民投保不易。 “还有一点,就是逆选择和道德风险大。”钟明照说,在自愿参保的情况下,投保人往往存在逆选择行为,更多地集中了高风险标的。道德风险在保险经营中普遍发生,农业风险事故出现后的实际损失与投保人的补救措施密切相关。同样的农作物灾害,投保人积极预防,积极抗灾和灾后补救,损失程度就可以大大减少。购买了农业保险后,投保农户往往不重视或放弃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甚至人为地采取各种手段骗取保险赔款。由于逆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存在使保险受到抑制。 为此,钟明照提议,首先要建立全国性的农业保险机构。农业生产虽然容易受自然灾害影响,但总体上说发生全国统一的自然灾害的概率还是较低的,当某地发生严重自然灾害大量减产时,可能另一地正在欢庆丰收。建立全国性的农保公司,实行全国利益一盘棋,基本上可以解决区域性自然灾害造成的局部损失的补偿。其次,实行财政政策的倾斜,把中央对农业的分散补贴集中大部分来支持农业保险。再次,建立健全农业保险的法律法规,使农业保险步入依法办事、以法保障的轨道。 “还有就是努力宣传和教育。我们应该大力开展农业保险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者增强参保意识。同时,加强道德教育和惩治保险中的欺诈行为,树立依法和诚信观念,确保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钟明照说。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