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户籍改革地方破局 社会保障等配套是关键


5月22日电(记者马俊 任玮)1个多月前,28岁的王小萍和她的4岁女儿终于拿到了一本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的户口簿。从甘肃兰州市郊的农村老家到宁夏银川市打拼已有5年的她,不再被看做外乡人,实现了她的“进城梦”。
“这几年,因为没有本地户口,我们没少吃苦头。”王小萍的丈夫于永纲说,他们在银川开了一家汽车修理店,希望靠手艺赚钱,在城里安家落户。可是,由于贷不了款,他们无法扩大经营规模,也没不起房子,5年搬过3次家,却始终找不到家的感觉。
3月27日,银川出台14条户籍制度改革新政策。新政策降低了外来人口和本地农民进城的门槛,取消了“先有住房,再转户口”的限制,允许农民保留农村土地进城落户,还增加了亲属投靠落户等人性化举措。对外地来银川投资创业、兴办公益事业人员等,也设置了一些人性化的落户条件。由于门槛降低,像王小萍一样的外乡人想成为银川人不再是奢望。
长期以来,中国户籍直接与教育、社保、医疗等诸多福利挂钩,城乡二元户籍制的弊端明显。近年来,社会逐渐形成共识,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为人们自由迁徙、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
5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会议确定,出台居住证管理办法,分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相关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制度。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