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差钱危机”化解社会保障危机


中国社会现在存在很多社会问题,例如社会保障严重缺失问题、“三农”问题、教育资金短缺问题、工资水平低下问题、税费过重问题、房地产价格猛涨问题、部分领域产能过剩问题、户籍制度改革问题、大量持有美国债券问题、人民币升值问题、贸易壁垒问题、民众上访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目前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有些问题一定程度上还在加剧。这是为什么?笔者认为,很多问题不能解决,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着密切关系——迄今为止,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基本方法都是用孤立的眼光看问题,用孤立的方法解决问题。如果改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用一个问题或者说一个危机去处理另外一个危机,则两个危机往往都可以化解,都可以转化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
一个中国特色的金融危机——“不差钱危机”正在步步逼近
目前中国正处在相对资金过剩的金融危机之中,它具有中国特色,也就是说钱借不出去,而不是借出去的钱太多了。
近些年来,中国金融资产发展非常惊人,目前总量估计已超过70万亿元人民币,约占世界总量的5%到6%。这当然是非常值得骄傲的成就。然而它同时也存在着严重问题,即巨额资金相对过剩。截至2012年底,中国银行体系存款余额已超过97万亿元人民币,且有3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造成这种严重相对资金过剩问题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及招商引资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二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百废待兴已经阶段性终结,现在的情况是“百废已兴”,已经出现了缺少安全稳妥的投资方向问题。也就是说,现在中国虽然在一些领域仍旧非常缺乏资金,可在更多的传统领域却已经“超饱和”,根本不需要大规模投资(投资了也赚不了多少钱,甚至于会亏本)。当前一些经济学家所谓的产能过剩,实际上也就是这种“超饱和”的结果。
巨额资金的相对过剩不仅造成了严重浪费,更导致了社会消费滞后(或者说相对萎缩),迫使政府不得不采取一系列非常措施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在中国继续放宽货币政策,加大投资,实际上就是相对资金过剩所造成的;而大量购买美国债券,更是迫不得已的权宜之计。所谓“中国特色的金融危机”,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的。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