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关于印发《公务员公共管理核心内容培训大纲》的通知

2017-06-20 08:00:02 无忧保
国人厅发[2006]8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事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人事部门: 为加强公务员队伍能力建设,2005年4月人事部下发了《关于在全国公务员中开展公共管理核心内容培训的通知》(国人部发[2005]29号),部署在全国公务员中开展公共管理核心内容培训。一年来,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公务员公共管理核心内容培训工作进展顺利,发展势头良好。为进一步推进公务员培训工作,我们组织编写了《公务员公共管理核心内容培训大纲》。各地、各部门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公务员公共管理核心内容培训大纲》,不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做好公务员公共管理核心内容培训工作,不断加强公务员队伍能力建设。 2006年06月22日 公务员公共管理核心内容培训大纲 第一部分公务员通用能力 【基础知识】 1、公务员能力的内涵及特征; 2、公务员能力建设的途径和方式方法; 3、加强公务员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 4、党的十六大对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能力建设的具体要求; 5、《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的历史背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各项部署; 6、国外政府和公务员能力建设的基本情况 (专题一)政治鉴别能力 1、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 3、理想信念、廉政意识、社会主义荣辱观; 4、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执政的基本经验 (专题二)依法行政能力 1、法律意识、规则意识、法制观念; 2、依法行政基本知识; 3、与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 4、行政执法的具体要求 (专题三)公共服务能力 1、党的宗旨与群众路线; 2、公务员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和职业精神; 3、公务员的纪律和行为规范; 4、公共服务方式方法; 5、公共服务的成本控制与效能意识 (专题四)调查研究能力 1、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调查研究的有关重要论述; 2、调查研究的重要意义; 3、调查研究的方式方法 (专题五)学习和创新能力 1、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2、科学的学习方法; 3、建设学习型组织; 4、创新意识与科学精神; 5、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技能 (专题六)沟通协调能力 1、全局观念、民主作风和协作意识; 2、语言、文字技能; 3、民主集中制; 4、沟通协调的方式方法 (专题七)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1、发现带有倾向性、潜在性问题的方法和技能; 2、制定应急预案的方法和技能; 3、快速研究分析突发事件原因、影响、应对措施的方法和技能; 4、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协调不同利益关系的方法和技能; 5、有序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 6、国内外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和教训 (专题八)心理调适能力 1、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 3、心理健康基础知识; 4、心理调适的具体方式方法 第二部分公共行政 【基础知识】 1、公共行政内涵; 2、公共行政职能; 3、公共行政体制; 4、公共行政过程; 5、公共行政方式与制度化建设; 6、国家政治体制与行政体制的关系; 7、中外政府管理体制的比较 (专题一)行政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 1、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行政改革的特点;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次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内容、过程、经验; 3、新时期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性及发展方向; 4、我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则、目标、主要任务 (专题二)政府管理创新与构建和谐社会 1、构建和谐社会相关理论; 2、政府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3、建立长效的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 4、通过政府管理创新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专题三)政府绩效考核 1、政府绩效考核基本理念和功能; 2、国外政府绩效考核的发展趋势; 3、我国政府绩效考核的历史和现状; 4、我国政府绩效考核的发展方向和主要措施 (专题四)政府人力资源管理 1、国外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特点及发展趋势;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精神实质和重要意义; 3、我国公务员管理的原则; 4、我国公务员的条件、义务和权利; 5、我国公务员管理的主要环节及其法律法规规定 (专题五)危机管理 1、危机管理在政府管理中的地位、作用; 2、现阶段我国突发公共事件产生的原因、表现和特点; 3、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方法; 4、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工作原则; 5、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本地方(部门)相应预案体系和要求; 6、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运行机制和应急保障措施 (专题六)政务信息化与电子政务 1、电子政务发展对政府管理的影响; 2、信息化与电子政务的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网上办公实务; 3、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原则、主要目标和任务; 4、信息安全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地位、作用 (专题七)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 1、政府与社会关系; 2、政府社会管理职能; 3、政府公共服务内容; 4、公共服务方式改善 (专题八)公共权力监督与防范腐败 1、公共权力的行使与问责制; 2、公共权力监督与反腐败斗争; 3、有效监督公共权力的体制和机制 第三部分公共政策 【基础知识】 1、公共政策的内涵; 2、公共政策与法律的关系; 3、公共政策作用的边界; 4、公共政策制定的原则、程序和方法; 5、公共政策执行; 6、公共政策评估 (专题一)改革开放政策 1、我国改革开放基本历程; 2、我国改革开放基本经验; 3、我国改革开放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专题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我国“三农”问题的由来及现状; 2、改革开放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 3、发展现代农业主要政策措施; 4、增加农民收入主要政策措施; 5、改善农村面貌主要政策措施; 6、培养新型农民主要政策措施; 7、增加农业农村投入、深化农村改革主要政策措施 (专题三)区域协调发展政策 1、区域协调发展互动机制; 2、西部大开发战略; 3、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 4、中部地区崛起战略; 5、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战略; 6、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 (专题四)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1、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意义; 2、我国创新体系主要内容; 3、保护知识产权基础知识; 4、我国教育“普及、发展、提高”三大任务主要内容; 5、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主要内容; 6、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意义; 7、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要求; 8、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主要政策措施 (专题五)人口、就业、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及社会保障体系 1、我国人口现状及政策措施; 2、我国就业体制改革历程; 3、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 4、发达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基本特点; 5、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6、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路和目标 (专题六)民族、宗教政策 1、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观点; 2、我国民族政策的主要原则及主要内容; 3、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内容; 4、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本内容 (专题七)外交政策与祖国统一 1、我国外交政策指导方针; 2、近五十年来我国外交基本历程; 3、实行“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第四部分公共经济 【基础知识】 1、公共经济的含义; 2、政府的经济职能; 3、公共经济基本理论; 4、公共支出理论; 5、公共收入分析; 6、公共经济政策工具 (专题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 2、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 3、我国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 4、完善现代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 5、改善宏观调控体系 (专题二)可持续发展政策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目标; 2、经济增长方式转型; 3、自然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政策; 4、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措施; 5、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政策措施 (专题三)财政体制 1、西方国家财政体制基本情况; 2、我国财政体制的历史沿革及其问题; 3、构建中国特色公共财政体制 (专题四)税收体制 1、我国税收体制的改革及其问题; 2、我国税制的演变; 3、现行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4、我国主要税种; 5、税收法制化 (专题五)政府采购 1、政府采购的内涵、特点及意义; 2、政府采购的原则; 3、政府采购的方式; 4、政府采购的审计与监督 (专题六)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1、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历程; 2、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 3、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4、加快推进和完善垄断行业改革 (专题七)涉外经济 1、我国涉外经济基本政策; 2、我国利用外资指导思想及基本方式方法; 3、世界贸易组织基础知识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的影响; 4、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 第五部分依法行政 【基础知识】 1、法的基本特征; 2、法律规范的结构;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渊源; 4、我国社会主义法律部门; 5、我国法律适用的效力范围; 6、我国的法律解释; 7、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 (专题一)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 1、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过程; 2、江泽民同志对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的发展; 3、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法制基本要求的内容; 4、依法治国的必然性、必要性; 5、依法治国的核心、目标与基本要求; 6、依法治国与加强党的领导之间的关系 (专题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1、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 3、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目标; 4、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 5、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 6、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主要政策措施 (专题三)宪法 1、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结构形式和政权组织形式; 2、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主要内容; 3、我国国家机构的组成情况; 4、我国行政组织的性质、法律地位、机构设置; 5、我国各级政府的职权和领导体制 (专题四)行政法律规范的制定与适用 1、行政法律规范制定的主体、权限和程序; 2、行政法律规范的适用规则; 3、行政法律规范冲突的解决 (专题五)行政处罚制度 1、行政处罚的概念和性质; 2、行政处罚的原则; 3、行政处罚的设定权和种类; 4、对行政处罚实施主体的有关规定; 5、行政处罚的适应规则、时效规定及计算; 6、行政处罚的程序及法律责任 (专题六)行政复议制度 1、行政复议制度的概念、特征及作用; 2、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及其具体要求; 3、行政复议的范围; 4、行政复议的程序 (专题七)行政诉讼制度 1、行政诉讼的概念、原则及特点; 2、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3、行政诉讼的审理; 4、行政诉讼的判决; 5、行政诉讼的执行 (专题八)国家赔偿制度 1、国家赔偿制度的概念及适用范围; 2、国家赔偿的构成要件; 3、行政赔偿; 4、司法赔偿; 5、国家赔偿方式、赔偿请求时效、计算标准 (专题九)行政监察制度 1、行政监察的概念、主体与对象; 2、行政监察的基本原则; 3、行政监察机关及其权限; 4、行政监察的程序

标签:   公务员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