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机关事业单位
养老金不再按级别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今后咋养老


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今后咋养老 国务院日前决定全面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标志着养老金双轨制的破冰。 人手一张社保卡转向社会化养老 长期以来,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及其单位不缴纳养老保险,退休后养老吃的是财政饭。而改革将改变这一局面:今后这些人群将参照企业等城镇从业人员缴纳养老金,并将发放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卡,从单位养老转向社会化养老。 改革后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新的基本养老金待遇分两部分:一是基础养老金,二是个人账户养老金。基本养老保险方面,单位按工资总额的20%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8%缴费。 比如,公务员小明除去津贴、补贴等,每个月缴费工资是5000元,改革前单位和个人都不用缴费,改革后小明每月要缴养老保险400元。 在职业年金方面,小明又要缴200元,加上基本养老保险的400元,一共缴600元,这笔钱是从小明的月收入中扣除的,将进入小明的养老金个人账户。连同单位缴费部分,退休后按月发放。 老中新三类人区别对待 改革后,这4000万人的退休后待遇咋样?决定明确,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通过实行过渡性措施,保持待遇水平不降低。总的原则实际就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 ;老人是指改革前已退休的人员,他们原待遇维持不变,并参加今后的待遇调整。 ;新人是指改革后新参加工作的人员,他们将来退休时,基本养老金为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之和。这与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本一致。 ;中人是指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说,逐步过渡政策主要是两条: 一是他们在改革前的没有实行个人缴费的工作年限确定为视同缴费年限,将来退休时在发给基本养老金的同时,再依据视同缴费年限长短等因素发给过渡性养老金。 二是设定一定期限的过渡期,在过渡期内实行养老待遇的新老计发办法对比,保低限高,这样,基本可保证原有的待遇水平不降低。 特别要指出的是,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调整不再与同职级在职职工增长工资直接挂钩,而是与企业退休人员以及城乡老年居民基本养老待遇调整统筹考虑。这位负责人说。 此外,这项改革确定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这有利于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优化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待遇结构,力争保持待遇水平总体不降低。 养老金不再按级别 一直以来,一些机关和事业单位往往存在退休前突击提升职级、职称的情况。随着改革推进,这种情况可能有所改变。 这是因为,改革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按职工退休最后一个月工资一起发,并随着机关事业单位工资调整进行调整,这是造成企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待遇差距大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改革后,将按本人历年缴费多少、缴费期长短来计算养老金标准。http://www.cnrencai.com/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