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2015最新消息:可提高养老金替代率


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发布 可提高养老金替代率 继3个月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启动后,作为其必备配套政策的《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近日终于出炉。 4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办法》规定,从2014年10月1日起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业年金制度,职业年金基金采用个人账户方式管理,实行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对媒体介绍,养老并轨后,机关事业单位及其人员都要参加养老保险,缴费标准和待遇发放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是一致的,这部分养老金的替代率(占在职工资的比重)不会超过60%,而改革前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替代率在70%至90%。 为了保障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待遇不降低,职业年金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投资运营等,预计能将替代率提高20个百分点以上。 具体来看,单位缴纳职业年金费用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4%,由单位代扣。单位和个人缴费基数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一致。 单位缴费按照个人缴费基数的8%计入本人职业年金个人账户,个人缴费直接计入本人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职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收益,按规定计入职业年金个人账户。 此外,《办法》规定,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可以随同转移。工作人员升学、参军、失业期间或新就业单位没有实行职业年金或企业年金制度的,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由原管理机构继续管理运营。 若新就业单位已建立职业年金或企业年金制度的,原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随同转移。 缴费基数是什么? 据经济参考报消息,对于公务员和参公人员,缴费基数是上一年的基本工资、国家统一的津补贴和已经规范后的津补贴;对于事业单位人员,缴费基数是基本工资、国家统一的津补贴以及绩效工资。 改革性的补贴、奖励性的补贴暂时不纳入缴费基数。人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按照现行工资制度,公务员工资分为三部分: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而事业单位工资也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 按照工资不同组成部分的功能定位,合理的工资结构应该是基本工资占主体,其他工资项目为补充。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说,这次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将通过调整机关工资标准,并将部分津贴补贴或绩效工资纳入基本工资,适当提高基本工资的比重。 目前,国家某部委的公务员任职正科3年,月收入5400元左右,其中工资只有1900元左右,其他都是津补贴。要是按照1900元的工资缴费,那就亏大了。他说。 职业年金是变相福利吗? 此前,据南方周末网报道,今年1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显示,机关事业单位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应当为其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年金。工作人员退休后,按月领取职业年金待遇。 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表示,建立职业年金后,如果所在单位是全额拨款单位,职业年金由财政全额补贴,这是有保障的。因此,并轨后公务员的职业年金会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养老金的减少。 那么,职业年金是变相福利吗?据新京报消息,对此,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社会保障系主任褚福灵认为,建立职业年金制度是由于我国要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加补充是养老保险改革的要点和方向。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杨立雄解释,其实养老金的三个支柱中的第一支柱是基础养老金,第二是企业年金,第三是商业养老保险。但是,目前我们国家并没有建立起来这样的三个支柱。在国外,企业年金是非常普遍的做法。 杨立雄举例说,一些事业单位和机关的工作人员是高学历,目前医生和教师是事业单位的主要组成人员。假如一个人读完博士已经30岁的话,他离退休只有30年。如果一个城镇企业工作者16岁可以工作,同样在60岁退休,缴44年的养老保险。如果不建立职业年金制度,那么上述的两种群体退休后,两者领取的养老金差距会拉大,而这也是不公平的。 职业年金办法公布 养老并轨又向前推进一步 中国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办法》,这意味着养老并轨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有专家分析认为,养老并轨后,将唤醒沉睡的社会保险基金,并给保险、证券等行业带来利好。 按照目前的规定,中国企业职工缴纳的养老保险所沉淀的资金只能存在银行或是购买国债,安全虽然得到了保障,但收益只有百分之二点几,根本跑不过CPI。 即便按照银行利率计算,基金也是在亏;;五年定期存款的利率在5%左右,相差一个点,2.83万亿的养老金结余每年的损失就是283亿元。相比之下,用于战略储备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由于允许市场化运营,年均投资收益率为8.13%,远超过同期的年均通货膨胀率。 新出台的办法规定,实账积累形成的职业年金基金,实行市场化投资运营,按实际收益计息。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说,具体操作办法也会很快出台。而职业年金的市场化投资运营势必会带动整个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 其实,即便只是职业年金,对保险、证券等行业也是很大利好。有行业机构测算,职业年金参与率即便按70%的最低覆盖面保守估算,依据目前中国机关事业单位在职职工3000多万人的规模,参与职业年金群体能达2100多万人。按目前全国机关和事业单位月人均工资3000元计算,单位和个人每月缴费比率为12%,每年全国职业年金缴费规模就将超过750亿元。 金维刚说,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今年就会缴纳,与机关事业单位缴纳基本养老保险是同步的。 办法明确,职业年金所需费用由单位和工作人员个人共同承担。单位缴纳职业年金费用的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个人缴费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4%,由单位代扣。 职业年金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补充养老保险。金维刚说。养老并轨后,机关事业单位及其人员都要参加养老保险,缴费标准和待遇发放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是一致的,这部分养老金的替代率(占在职工资的比重)不会超过60%,而改革前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替代率在70%至90%。 这位专家说,为了保障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待遇不降低,职业年金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投资运营等,预计能将替代率提高20个百分点以上。 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认为,尽管养老待遇不降低,但毕竟铁饭碗已被打破,而随着反腐力度的加大和更多改革的推进,体制内红利正在减少,公务员热正在降温。 据国家公务员局统计,实际参加2014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录用考试笔试的人近90万人,而上一年是99万人。而本次国考招考人数并未减少,还创历史新高。 过去不少人认为公务员收入和福利不少,近年来,随着八项规定执行力度加大等原因,人们对公职人员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董克用说。 既然养老并轨势在必行,我希望相关配套政策早日出台,这样也能早作打算。国家某部委的公务员王钦说,另外,现在养老制度能够转换了,我身边很多人都在等着详细的转移接续办法出台,看看去企业会不会吃亏。 养老双轨制在中国行之有年,也饱受争议。所谓双轨制,是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不缴纳养老保险,但退休后养老待遇较高;企业职工缴纳养老保险,退休后待遇反而偏低。养老并轨改革涉及超过3000万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http://www.cnrencai.com/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