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关于印发《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2005年住房公积金归集使用计划执行情况和2006年住房公积金归集使用计划》的通知

2017-07-30 08:00:02 无忧保

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关于印发《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2005年住房公积金归集使用计划执行情况和2006年住房公积金归集使用计划》的通知
京房公积金发〔2006〕2号

各分中心、管理部、机关处室:

《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2005年住房公积金归集使用计划执行情况和2006年住房公积金归集使用计划》经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2005年住房公积金归集使用计划执行情况和2006年住房公积金归集使用计划

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二○○六年三月十六日

附件:

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2005年住房公积金归集使用

计划执行情况和2006年住房公积金归集使用计划

在市委、市政府和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和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决策、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运作、银行专户存储、财政监督”的原则,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全面完成了管委会确定的计划指标,在行政规章的制定、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创新贷款品种、防范风险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获得了全国房改及房地产业管理先进单位的称号。

一、2005年计划指标完成情况

(一)覆盖范围情况:截至2005年12月底,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含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中央国家机关、北京铁路分中心)当年新增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30万人,全系统建立住房公积金职工人数为350.96万人,按照统计局确认的统计口径计算,北京地区住房公积金归集覆盖率为93%。

(二)归集、支取情况:当年新归集住房公积金203.75亿元,完成全年归集165亿元计划的123.48%,支取108.97亿元,净增94.78亿元,完成全年75亿元净增计划的126.37%,归集余额达到490.19亿元。

(三)个人住房贷款情况:当年新发放政策性个人住房贷款48,725笔(含政策性贴息),金额126.08亿元,其中发放危旧房改造个人贷款1,028笔,金额1.52亿元,发放政策性贴息1,726笔,贴息额度5.01亿元,完成全年发放100亿元计划的126.08%;收回70.42亿元,净增50.65亿元,完成全年51亿元净增计划的99.31%。个人贷款余额达到356.54亿元。个人贷款逾期2,759笔,金额0.0771亿元,占个人贷款余额的0.0216%;按照可用资金额度计算住房公积金使用率达95.25%。

(四)购买国债及项目贷款情况:截至2005年12月底,北京地区按《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购买国债余额14.19亿元。截至2005年12月底,剩余住房公积金项目贷款6笔,余额2.80亿元。

二、主要工作进展情况

2005年,管委会在2004年设立资金监督小组和权益保障小组的基础上,新组建了政策研究小组,加强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理论研究。全体委员在工作中认真履行职责,三个工作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通过检查、听取汇报、调研等形式,加强对管理中心各项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对提高住房公积金管理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完成北京地方行政规章制定工作。

根据2003年对国家做出的2005年统一政策的承诺,积极推进《北京市实施<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制定和审议通过工作。在市政府法制办大力支持下,2005年12月30日《若干规定》经市政府第4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于2006年3月1日实施。《若干规定》的出台标志北京地区实现住房公积金管理政策统一,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二)加强住房公积金归集工作,大幅度提高覆盖率。

管理中心与市统计局等部门核对统计口径,对住房公积金帐户进行集中清理,针对薄弱环节采取有力措施开展催建工作。延庆县、密云县住房公积金建立工作实现突破,北京地区远郊区县全部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全年新增职工30万人,实现了归集覆盖率超过92%的目标(其中,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住房公积金覆盖率在98%以上,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分中心和北京铁路分中心的覆盖率达到100%,中央国家机关分中心覆盖率超过96%);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分中心全面推行开户行汇缴工作,中央国家机关分中心合理放宽了支取条件,提高了服务效率;进一步加强了执法工作,全年结案625件,涉及职工199,968人,催建催缴住房公积金1.23亿元。累计受理职工投诉1,377件,完成1,214件,涉及职工20余万人,催建催缴住房公积金1.35亿元,较好的维护了职工的权益。

(三)创新贷款品种,提高贷款服务水平。

2005年1月1日起,在全国率先推出自由还款方式,还款人可在不低于最低还款额的基础上,每月自行确定还款金额,体现了住房公积金贷款的人性化管理;进一步调整了住房公积金贷款流程,保证借款人在十个工作日内完成贷款。结合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发展情况,研究修订了《北京住房公积金贷款办法》及相关配套政策;中央国家机关分中心住房公积金网上贷款系统和短信服务投入运行,提高了服务能力和效率。

(四)加大风险控制力度,确保资金使用安全。

针对包括欺诈在内的新问题,管理中心从思想认识、贷款流程和监管制度上分析问题原因,强化员工的责任意识,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严格贷款程序,加大贷款工作的监察力度。

严格公积金贷款中介服务公司管理,对中介经办人员进行网上公示;完善受托银行合作协议,加大对经办银行业务考核,制订了《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个人住房担保委托贷款经办银行手续费及奖励资金考核办法》,督促经办银行履行职责。

在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履行对国家的承诺,全力回收住房公积金项目贷款。截至2005年12月,项目贷款余额6笔,金额2.80亿元,较2004年减少2.13亿元。

按照建设部的要求,停止购买国债,加大对已购买国债的监控力度,采取措施,确保资金安全。

(五)加强前瞻性研究,增强理论储备。

完成住房公积金逆抵押贷款课题研究及评审,制定了操作方案;开展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预警系统研究,分析个人贷款申请人的公积金缴存情况和贷款质量,加强对借款人的信用管理;为发展北京市政策性房屋租赁市场,研究起草了《政策性租赁住房委托贷款暂行办法》;启动了《公积金制度在住房保障中的地位和作用》和《居民收入变化与贷款需求变化关联分析》等课题研究。

(六)全面升级管理系统,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新的住房公积金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全面实施,实现了全系统数据实时集中统一管理,提高了数据整合能力,提升了业务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实施oa系统,中心机关、分中心及各管理部实现网络办公;推出移动办公系统,开通住房公积金特服号96155,提高服务水平;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分中心、中央国家机关分中心升级管理信息系统准备工作基本完成,中央国家机关分中心确定了“中心主体、银行前台、中心核算、银行结算”的管理模式。

(七)主动接受各方面的监督。

严格按照《住房公积金行政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及时向建设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报送管委会决议、资金归集使用计划等重要文件材料和业务基本数据,每半年与其他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向建设部住房公积金监督管理司汇报工作进展情况,接受实地检查;接受管委会对住房公积金管理的全面监督;市审计局对管理中心2004年度住房公积金归集、使用、管理以及经费收支情况进行了全面审计,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通过网站、报纸等媒体发布年度住房公积金管理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八)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员工素质。

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对管理中心办事流程、审批权限等内部行政管理规定进行了修订,使全系统各项行政工作进一步透明化、规范化;开展全系统范围内的效能监察,督促管理中心重点工作高质量的落实;进一步加强员工学习和培训,结合住房公积金工作组织不同类型的学习和讲座,鼓励员工利用业余时间进修。对员工的工作岗位进行适时轮换,使员工全面掌握各项业务技能。

(九)加强宣传工作。

围绕重点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以首都金博会为契机,通过设立独立展台,加强对住房公积金自由还款方式的宣传;开展住房公积金知识有奖问答活动,编制《百姓百问住房公积金》等宣传材料,全面宣传住房公积金各项政策;与电视台合作,在《今日话题》等热点栏目进行住房公积金建立范围的专题宣传,促进住房公积金归集工作;通过网站与职工开展互动,解答政策咨询,受理职工投诉,截至2005年12月底,住房公积金网站浏览人数达105.60万人次,回复职工留言14,567条,起到了窗口作用。

三、2005年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5年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一是责任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体现为一些职工没有认真落实文件规定、履行职责,工作中相互推诿、政策解释口径不一致等;二是首都意识需要进一步增强。体现为对工作的标准不够高,大局意识不够强;三是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仍须不断改善。体现为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些服务措施和手段还不到位;四是风险处置能力不够强。体现为虽然具有较强的风险防范意识,但没有全面认识风险的防控关键,在风险出现时采取有效措施的能力不够;五是基础工作存在薄弱环节。体现在各项业务数据和资源需要进一步的整合,数据分类不够细致,档案管理、统计分析工作仍然需要加强。

四、2006年工作指导思想及计划指标

(一)2006年工作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心的各项工作,全力服务北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贯彻北京地方住房公积金行政规章,推动住房公积金的理论研究,全面加强基础工作,提高资金风险控制能力,为住房公积金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2006年计划指标。

按照市统计局确认的统计口径,2006年底住房公积金覆盖率要达到95%,净增8万人。

全年归集住房公积金210亿元,其中:北京地方148亿元,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分中心2亿元,中央国家机关分中心57亿元,北京铁路分中心3亿元。支取住房公积金110亿元,净增100亿元。

全年发放个人贷款110亿元,其中:北京地方82亿元,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分中心1亿元,中央国家机关分中心26亿元,北京铁路分中心1亿元。收回个人贷款65亿元,净增45亿元。

全年发放政策性贴息额度5亿元。

五、2006年主要工作安排

(一)贯彻《北京市实施<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若干规定》,提高法制化水平。

《若干规定》的实施将对北京地区住房公积金管理的各项工作产生深远影响,全系统要认真学习、理解、运用有关规定,提高依法管理的水平;根据《若干规定》的规定,整合全系统业务政策,制定住房公积金缴存管理办法、提取管理办法、贷款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对北京地区住房公积金管理政策进行全面的清理,结合实际工作情况,进一步完善业务操作流程,通过贯彻《若干规定》实现北京地区住房公积金管理政策的全面统一。

(二)全面加强基础工作,提高规范化、标准化水平。

1、强化岗位工作标准。进一步完善中心各个岗位的工作标准,通过科学、规范、细致的规定,保证各项工作高效率、高质量、高标准的完成。

2、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加大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力度,结合员工岗位实际开展有针对性教育,着重提高全体员工的责任意识、首都意识、大局意识。有计划、分层次的开展员工业务培训,促进员工业务水平和技能的不断提高。

3、加强信息资源管理。要全面加强基础数据资源整合,一是清理系统单位重复开户和个人多个帐户的情况;二是提高单位和职工基本信息的准确性,要对单位和个人填报的信息项目进行认真核实,减少错误信息;三是提高贷款基本信息的准确性,确定贷款基本信息的录入标准,建立稽核制度。

4、建立数据分析体系。加强数据的统计分析,建立动态数据分析指标,关注宏观经济变化对中心各项业务的影响,要通过数据分析,说明业务发展态势,增强业务发展的预测能力。

(三)全面提高风险控制水平。

一是加强规章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约束各级员工工作行为,监察部门要对关键环节加强检查和监督,降低风险出现的概率,推行主管领导和工作人员责任追究制度。二是利用计算机系统对住房公积金支取、贷款资格、贷款额度和期限等手续进行审核和把关。三是深入分析逾期贷款的基本情况,完善贷款预警系统,研究建立针对各种贷款风险的处置预案。加强贷款资产管理,制定资产管理标准,进一步提高贷款资产质量。四是分析、监控国债风险,采取各种措施保证按期回收国债资金,不再购买新国债。五是力争全部收回剩余的2.8亿元住房公积金项目贷款,通过行政、法律、经济等多种手段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四)进一步扩大住房公积金归集覆盖面,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按照市统计局确认的统计口径,力争2006年住房公积金覆盖率再提高两个百分点。重点是非公经济主体单位中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与受托银行合作推出住房公积金联名卡。住房公积金联名卡作为住房公积金缴存有效凭证,可以在银行查询机上查询住房公积金缴存情况,同时具有储蓄、支取等银行卡的功能;重新登记住房公积金缴存单位基本情况,认真核实单位信息的内容,对系统内长期封存单位进行统一清理;推出住房公积金委托收款业务,方便单位缴存住房公积金;积极稳妥开展行政执法工作,认真履行《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若干规定》赋予的职责,进一步与法制办、法院等部门沟通,理顺执法检查、申请执行等程序,提高执法效率。

(五)完善贷款政策,提高管理水平。

设立个人贷款中心,城区住房公积金贷款实行集中管理,通过细化贷款分工,进一步缩短贷款时间,力争7个工作日内发放贷款,方便借款人,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风险防控水平和管理水平;按照新的《北京住房公积金贷款办法》及配套文件,重新调整贷款政策、实行新的合同文本,进一步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标准化水平;总结自由还贷方式政策推行以来的经验和问题,分析资金流量,跟踪借款人的还款情况,加强对借款人的还款指导;研究“公积金自动还贷”的还款方式,逾期时使用住房公积金冲抵应还贷款;研究外地职工在北京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进一步完善异地贷款。

(六)加强住房公积金制度理论研究,推动服务手段和方式创新。

按照管委会的要求,完成《公积金制度在住房保障中的地位和作用》和《居民收入变化与贷款需求变化关联分析》等课题的研究;研究住房公积金利率形成机制,做好适应国家政策和金融市场进一步放开的理论准备;运用现代化理念、金融手段、网络等科技手段,改善服务方式,提高全系统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总结2005年开展移动办公的经验并向全系统推广,提高上门服务的效率;研究通过住房公积金网站办理清册审核、缴存、个贷资格初审等手续,开办短信提醒服务,创造条件积极鼓励第一线的工作人员开展服务创新。

(七)进一步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

进一步完善信息系统,提高软件的运行效率;提高信息系统数据整合功能,建立数据仓库,加强数据利用率和分析能力;进一步优化住房公积金网站的功能和界面,扩展96155特服电话的功能;根据各项业务发展情况,研究进一步全面升级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思路;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分中心全面推行新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与市中心数据库的对接;中央国家机关分中心按照新的管理模式开发新管理业务系统。

(八)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若干规定》出台的契机,开展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全面宣传,积极宣传公积金制度的优势和成果,进一步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在北京地区的影响,要通过经办网点加强对缴存单位的直接宣传;在2005年工作的基础上,完成200万册《百姓百问住房公积金》的印制和发放工作;加强与各种媒体的联系,通过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及时公布中心的政策情况。

2006年,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将在北京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和北京铁路局的支持下,在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的正确决策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北京地方住房公积金政府规章出台的契机,全面提升北京地区住房公积金管理水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做出贡献。

附件:1. 2006年住房公积金归集使用计划编制说明

2. 2006年住房公积金归集使用计划表

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二○○六年三月九日

附件1

2006年住房公积金归集使用计划编制说明

一、2006年住房公积金归集计划

(一)归集人数指标

2006年北京地区计划新增住房公积金归集人数8万人,按照市统计局确定的统计口径,2006年归集覆盖率在现有基础上提高2%,在不考虑在职职工人数变化的情况下,2006年新增人数=2005年在职职工人数×2%=377×2%=7.54万人,故计划2006年新增归集人数8万人,年末建立住房公积金人数359万人。

(二)归集资金指标

2006年住房公积金计划全年归集210亿元,其中:北京地方148亿元,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分中心2亿元,中央国家机关分中心57亿元,北京铁路分中心3亿元;支取住房公积金110亿元,其中:北京地方78亿元,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分中心1亿元,中央国家机关分中心30亿元,北京铁路分中心1亿元;净增100亿元,其中:北京地方70亿元,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分中心1亿元,中央国家机关分中心27亿元,北京铁路分中心2亿元。具体测算如下:

根据2005年住房公积金归集情况,在不考虑人数变化的情况下,2005年7至12月住房公积金归集额应等于2006年1至6月归集额,2005年7至12月管理中心共归集住房公积金107.72亿元,剔除补缴金额6.12亿元后为101.60亿元;2006年7至12月住房公积金归集额由于工资基数上调,增幅应较上半年增加8%—10%(具体数据要根据2005年职均工资较2004年增幅计算),保守按8%计算,2006年下半年归集额约为101.6×1.08=109.73亿元,全年归集约为101.60+109.73=211.33亿元,根据谨慎原则设定2006年住房公积金归集计划指标为210亿元;2005年1至12月住房公积金支取额占住房公积金归集额53.48%,考虑随着归集余额的增加,当月支取额占当月归集额的比例也会适当提高,因此2006年支取额按照归集额的53%预测,当年支取住房公积金111.3亿元,净增98.7亿元。故2006年计划支取住房公积金110亿元,净增100亿元。

北京地方、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分中心、中央国家机关分中心、北京铁路分中心按照各自2005年7至12月归集数据比例确定数据。

二、2006年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计划

(一)贷款资金指标

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2006年个人贷款发放计划为110亿元,其中:北京地方82亿元,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分中心1亿元,中央国家机关分中心26亿元,北京铁路分中心1亿元;收回个人贷款65亿元,其中:北京地方49亿元,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分中心0.50亿元,中央国家机关分中心15亿元,北京铁路分中心0.50亿元;净增45亿元,其中:北京地方33亿元,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分中心0.50亿元,中央国家机关分中心11亿元,北京铁路分中心0.50亿元。2006年计划发放政策性贴息5亿元。

(二)2006年北京地方个人贷款发放计划

北京地方2006年计划发放个人贷款82亿元,收回49亿元,净增33亿元。

1、根据资金规模确定2006年个人贷款发放额。

计划制定原则为: 2006年底的住房公积金余额在留足20%备付金后,余下80%全部用于发放个人贷款。即2006年底住房公积金余额乘以80%,加2006年个人贷款回收额,减2005年底个人贷款的余额,为2006年个人贷款的发放额。具体测算如下:

北京地方2005年底个人贷款余额为282.67亿元。2006年计划净增住房公积金70亿元,推算2006年底住房公积金余额为421.86亿元,2006年个人贷款的还款额为49亿元。故2006年个人贷款的发放额=(2005年底住房公积金归集余额+2006年住房公积金净增额)×80%+2006年个人贷款计划还款额-2005年底个人贷款的余额=(351.86+70)×80%+49-282.67=103.82亿元,因此,2006年个人贷款的可发放额为103.82亿元,若适当降低备付金比例,可运用资金规模还会适当增加。根据2005年情况推算2006年发放政策性贴息5亿元。

2、根据需求确定2006年北京地方个人贷款发放额。

2005年北京地方个人贷款实际发放规模98.49亿元。根据我们分析2005年1至10月个人贷款发放情况:2005年经济适用住房、危改房、房改房和标准租私房发放金额比2004年同期分别减少了42.09%、60.91%、57.14%和95.82%(见下表),由此我们预计2006年上述性质房屋发放规模将会继续减少,根据谨慎原则我们估计减少比例为45%,若无特殊情况变化,预计北京地方2006年个人贷款发放规模约为98.49×(1-64.83%)×55%+98.49×64.83%=82.90亿元。

2004年1-10月与2005年1-10月

北京地方个人贷款发放情况表

单位:亿元

发放类型

2004年1-10月

发放金额所占比例

2005年1-10月

发放金额所占比例

发放金额05比04增长比率

笔数

金额

笔数

金额

商品房

13,904

36.41

44.49%

16,605

47.69

64.83%

30.98%

经济适用房

12,283

25.59

31.27%

6,883

14.82

20.15%

-42.09%

危改房

1,578

2.43

2.97%

636

0.95

1.29%

-60.91%

集资合作建房

1,131

1.95

2.38%

2,095

3.79

5.15%

94.36%

其他

420

0.77

0.94%

235

0.40

0.54%

-48.05%

房改房

332

0.35

0.43%

119

0.15

0.20%

-57.14%

标准租私房

6,961

14.35

17.52%

219

0.60

0.82%

-95.82%

二手房

-

-

0.00%

2,746

5.15

7.02%

合计

36,609

81.84

100.00%

29,538

73.56

100.00%

-101.17%

(三)2006年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中央国家机关、北京铁路分中心个人贷款发放计划

三家分中心2006年计划发放个人贷款28亿元,收回16亿元,净增12亿元。根据如下两种方法得出计划指标:

1、根据资金规模确定2006年个人贷款发放额。

2006年个人贷款计划制定的原则与北京地方一致。

2005年底三家分中心个人贷款余额为73.87亿元。2006年净增住房公积金30亿元,2005年底住房公积金余额为138.33亿元,预计2006年底住房公积金余额为168.33亿元,2006年个人贷款的还款额为16亿元。

2006年三家分中心个人贷款的发放额=(2005年底住房公积金归集余额+2006年住房公积金净增额)×80%+2006年个人贷款计划还款额-2005年底个人贷款的余额=(138.33+30)×80%+16-73.87=76.79亿元,因此,2006年个人贷款的发放额应为76.79亿元。

2、根据需求确定2006年个人贷款发放额。

考虑中央在京单位及职工的实际购房需求,2005年三家分中心个人贷款实际发放规模27.60亿元。若无大的情况变化,预计三家分中心2006年个人贷款发放规模在25-30亿元之间。

(四)根据以上情况分析,建议2006年个人贷款发放计划为110亿元,其中:北京地方82亿元、三家分中心合计28亿元。2006年计划发放政策性贴息5亿元。预计2006年住房公积金余额590.19亿元,个人贷款余额401.54亿元,剔除备付金因素,个人贷款使用率85.04%。

附件2:

2006年住房公积金归集使用计划表

单位:亿元

一、住房公积金归集计划

2005年底余额

2006年归集

2006年净增

2006年底余额

住房公积金

490.19

210.00

100.00

590.19

二、住房公积金使用计划

2005年底余额

2006年发放

2006年净增

2006年底余额

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

356.54

110.00

45.00

401.54

项目贷款

2.80

-

-2.80

-

购买国债

14.19

-

-

14.19

标签:   住房公积金管理住房公积金归集公积金归集公积金住房公积金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