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城”哈尔滨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同时也是一个悠闲的城市,也是一个友爱的城市,哈尔滨市社会救助从“补缺型”向“普惠型”转变。
表现一:今年哈尔滨市将对物业服务保障对象实施社会救助,由市、区财政和市、区物业管理部门共同操作,目前已基本完成补贴对象认定工作。物业服务保障对象主要包括: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家庭成员均无职业的民政定补优抚对象;家庭成员均无职业的失业救济对象;市属国有福利企业残疾职工;建国前老军人等五类人员。
表现二:三高校设“慈善爱心”基金-在哈尔滨学院、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三所高校设立“突发、危困慈善爱心”基金。
表现三:17种重特大疾病纳入新农合-进一步提高新农合参合人员医疗保障水平,减轻重特大疾病医疗费用负担。17种重特大疾病包括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乳腺癌、宫颈癌、重症精神病、肺癌、胃癌、甲亢、脑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等。
表现四:九部门联网核对居民家庭经济状况-积极整合部门公共资源,建立城市居民收入和财产信息核对机制。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