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区159万人次困难群众得到医疗救助、33万边民每月领到补助80元;对2.1万人次流浪孩子实施“接送回家”专项行动,安排冬春灾民生活补助资金2.8亿元,救助群众247.62万人次……今年以来,我区民政部门秉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民政工作理念,多方位开展社会救助,为困难群体提供贴心服务。
救助网络覆盖城乡
今年落实并下达社会救助对象信息核查专项经费1300万元、乡镇民政工作经费1700万元,力推在自治区、市、县三级设立“社会救助局”和“城乡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目前全区89%的乡镇、83%的村(社区)设立独立民政机构,确保困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
救助水平不断提高
通过规范低保标准制定和调整机制、落实社会救助与物价变动挂钩联动机制,持续提高社会救助水平。今年全区城乡低保资金月人均支出水平分别达209元和84元(含春节一次性生活补助),比上年提高36元和22元;全区32万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供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50元钱、30斤米、1斤油”,比原标准增加现金100元;全区参战民兵生活补助标准也从每人每月70元提高到100元。年内还将出台80周岁以上高龄老人生活补贴政策,使老年人得以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
救助手段多样而高效
积极开展示范性敬老院建设,并致力提升敬老院管理服务水平。今年上半年已投资2250万元建设750个示范性村级老年协会,新建的1000个五保村目前已开工785个,比去年同期增加60个。此外,自治区民政厅还切实加强救灾救济工作,建立健全救灾防灾运行机制,今年下拨应急资金550万元,应急救助6.85万人次。而对特殊困难群体继续实施的“明天计划”“重生行动”等福利项目,则加大慈善救助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