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初,低保户马慧敏从破旧的平房搬进了两室一厅的新楼房。她逢人便说:“没想到快50岁的人了,还住上了楼房,每月还领着低保金,连丈夫的工作也给安排了,上大学的女儿每年也能领7000元救助,一家人的生活过得太舒坦了。”
据了解,像马慧敏一家现在拥有幸福生活的低保户,在阿拉善经济开发区还有许多。2007年,乌兰毛道嘎查双残家庭、贫困户杨占军、吴会珍夫妇退牧后,开发区从他们家的实际考虑,由社区工作人员介绍,分别把他们安排在市政环卫和玛拉沁物业工作。工作的落实,让这个特殊困难户过上了幸福生活。
近年来,阿拉善经济开发区拿出“真金白银”为老百姓办实事,仅去年就向民生方面投入5.72亿元,占财政支出的69.57%,用以解决保障性住房和就业、医疗卫生、教育和文化事业。该开发区建设了150多套保障性住房,让一大批贫困户和低保户住进了宽敞舒适的楼房,还为农牧区五保户、低保户、优抚对象交纳了66.337万元养老保险金,使1967名农牧民参加了新型农牧区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5%。同时实施了养殖小区道路、瑞联大道、兰太大道等15条道路改造工程,并投资6.65亿元进行了城镇绿化,绿化面达833.8公顷,绿化覆盖率达27.44%,不仅改善了城镇面貌,也改善了居民人居环境。
该开发区还加大了各类救助标准,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资金223万余元,为城乡困难家庭解决了近100万元临时救助金和25万余元医疗救助、12.1万元教育救助金。今年,该开发区将全面建立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为内容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做到社会救助“零缝隙”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