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万年县汪家乡低保户曹中波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党和政府的政策好。原来,今年该县又提高了城乡低保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城乡低保标准分别由去年的300元和130元提高到350元和170元,人均月补差水平由每人每月90元提高到105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提高了240元,分散供养标准提高了600元。
近年来,该县把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作为着力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创新社会救助审批机制,努力打造阳光低保、公平低保、和谐低保,不断拓展救助领域,丰富救助内容,提高救助标准,筑牢社会救助“幸福墙”。
同时,该县不断提升城乡医疗救助和防灾救灾水平,拓展救助领域,丰富救助内容。简化医疗救助程序,推广开展即时结算和“一站式”医疗救助服务,提高医疗救助资金结算时效性;通过扩大救助范围、提高救助标准等形式,深入推进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加大减灾防灾宣传工作力度,切实提高群众的防灾减灾能力。全面提升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和应急救助保障能力,确保受灾群众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
创新城乡低保审批机制,实现城乡低保对象动态管理下“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分类施保”,提高城乡低保保障能力。该县制定出台《城乡低保三级联审制度》,所有新增低保对象由社区居委会书记或主任、社区居委会低保专干及乡镇民政所、县民政局相关人员组成听证小组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从源头上抑制了“骗保”、“重复保”、“关系保”等现象的发生。该县连续3年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350元和170元。对全县城市低保对象和农村低保对象合理地划定为常补和非常补两个保障类别,据实确定保障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