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社会救助“全方位”保障困难群众生活

2017-08-10 08:00:03 无忧保

  困难家庭平时可领取低保金,患病时能拿到医疗救助金,孩子上学可享受分类施保,遭遇特殊困难时可申请临时救助……针对困难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市精心构建覆盖广泛的救助体系,使之成为给困难群众遮风挡雨、排忧解难的“保障网”。

  今年,我市市区低保标准从原先的每人每月330元提高至365元;市区五保集中与分散供养标准,在去年人均4480元和3700元的基础上再增加10%以上;在临时救助项目中,最高救助标准从去年的1万元提升到2万元……不断增长的数据,是经济发展成果越来越多用于民生的有力佐证,更是困难群众走出困境的希望所在。

  关爱困难群体,还体现在一个个细节中。在物价上涨幅度较快的大背景下,我市于去年探索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今年初,我市在制定低保标准时明确规定,今后低保标准每年增幅不少于10%,让低保补贴“跑赢”物价增速。“你们家火灾后有没有申请临时救助?”“像你儿子这种情况,可以到社区填表申请医疗救助。”市民政局工作人员走访低保家庭时,针对各个家庭的不同情况,主动告诉他们可申请的相应救助项目,帮助他们用好政策,缓解自己面临的困难。

  普惠中体现特惠,是我市民生工程的亮点之一。以城乡低保为例,我市一直在探索完善分类施保办法,给予特殊困难人员更多扶助。今年的实施办法规定,城乡低收入家庭中二级以上重度残疾人,符合分户条件的,在其单独分户后,将残疾人本人纳入低保范围,全额发放低保金。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市首次将城乡低保对象中的空巢老人纳入分类施保范畴。同时,将分类施保对象范围扩大为“家庭成员中的全日制在校学生(不含研究生)及留守儿童、学龄前儿童”,即将所有在校学生及儿童纳入分类保障范围。“分类施保后每人每月能多领100元左右,孩子的早餐牛奶问题就能解决了。”该负责人表示。

  在城乡医疗救助及临时救助方面,今年低保家庭中患病成员治疗13种疾病的,医疗救助最高限额由3万元提高至5万元,治疗其他疾病最高限额从2万元提高到3万元。临时救助一般标准为1000-3000元,而当困难群体家庭出现重大变故时,经县区政府批准最高可获2万元救助。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