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挽救一名有心脏病在身的被弃男婴豆豆,重庆丰都县31岁的高雪女士倾其所有,做出了令人震撼的举动:打掉自己腹中5个月大的胎儿、与极力反对收养豆豆的丈夫离婚。离婚后为了将爱倾注给豆豆,3年来她一直单身不嫁。
为了挽救弃儿不惜离婚甚至打掉自己的孩子,爱的伟大要不要付出如此高昂甚至残忍的代价,很多网友都表示不能理解。
但如果看完该事件的原始报道,我们也许能够窥探到高女士这么做的深层次原因。在7月15日的报道中说,高女士收养豆豆源于一段特殊的感情。原来由于以前家里穷,高女士最小的妹妹被送给了别人,并得到了养父母很好的照顾。面对被丢弃的豆豆,她认为自己也能做到妹妹的养父母那样。
可以看出,高女士的心里其实有一个打不开的“心结”。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她是想通过抚养豆豆来弥补妹妹当年被送人的遗憾,所以当她遇见豆豆的时候,她义无反顾地坚持要进行收养。在这种情况下,让她放弃会如同让她放弃自己的亲妹妹一样艰难。这种心理是不是有一点点偏执我们暂且不论,但高女士的作法显然有着一定的心理基础。
经诊断,豆豆的病被确诊为室间隔缺损,这种先天性心脏病只需要做介入治疗即可。从网上可以查到,治疗费用大约需要两三万元。现在,重庆医院附属儿童医院为豆豆做了手术,并申请了“小天使基金”救助,减免了一部分费用。这样的结局当然是一个喜剧,但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对于这样一种常见的儿童先天疾病,对于一笔并不高昂的治疗费用,为什么却让豆豆的亲生父母和收养者多次将其遗弃,最终使得高女士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如果在一个社会救助制度健全的社会,面对这样的弃婴,也许只需要拨打一个电话,国家相关部门或社会团体就能给孩子提供有效的救助。高女士身上的这出悲喜剧,也许根本就不应该发生。我们可以赞叹高女士人格的伟大,也可以对她的非常规举动表示质疑,但我们更应该做的是运用一切可能的力量,推进这个社会的救助机制不断完善,使其不再屡屡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