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由400多位老人、50多个弃婴和80多名女性护理员组成的特殊“大家庭”,虽然彼此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但相处和睦、其乐融融。在宜兴市社会福利中心,大厅里高挂着一块“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的闪亮铜牌,这块铜牌,是一群“守护天使”用默默奉献和无私爱心浇灌而成的。高龄老人的“贴心儿女”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福利中心的老人平均年龄高达83岁,有的患有老年痴呆症,有的中风偏瘫、大小便不能自理。可护理员们不嫌脏不嫌累,对待他们比亲生儿女还要“贴心”。在这里,每个护理员平均要照顾3位老人。冬天,他们一口一口给老人们喂饭,自己吃时饭菜都凉了;夏天,等到给老人一个个洗完澡,自己浑身上下都已湿透。晚上,她们还要陪护在老人身边,每隔两小时给瘫痪的老人翻一次身。
有一位老人中风偏瘫,脾气变得十分古怪,儿女在家先后给她请了13位保姆,但都被她一一气跑了。刚来中心时,老人整天哭闹打骂,不肯配合工作人员。但护理员对她倾注了更多关心,每天把老人收拾得干干净净,一有空就陪她聊天,为她做康复按摩。在护理员的悉心照料下,老人逐渐变得开朗起来,还能拄着拐杖下地走路了。前来探望的老人子女感慨:“你们的这份耐心,我们都自愧不如啊!”
孤残弃婴的“好妈妈”15岁的宜霞曾经有段不幸的遭遇,由于患有先天性唇腭裂,她先后被亲生父母和养父母遗弃。然而,小女孩又是幸运的。在福利中心,有一群疼爱她的“好妈妈”,陪着她谈心,带她外出游玩,还送她到南京进行唇腭裂修补术。慢慢地,自信和笑容又回到了小宜霞的脸上。如今,她不仅背起书包走进了学校,而且每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
中心里的50多名孤残弃婴,有的手足残疾,有的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有的生下来就没有肛门。但护理员“妈妈”们对待他们如同自己的亲生骨肉一样。白天拉着孩子们的小手教他们走路,晚上把他们搂在怀中睡觉。孩子们在这里得到了久违的“母爱”,一个个快乐成长,有的长大成人后还加入了护理员队伍。无私奉献的“守护天使”福利中心主任周芳华说,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空巢、独居老人日益增多,为了照顾好这里的老人,护理员们作出了很多牺牲。和社会护工相比,她们工作很辛苦,收入却显得相对微薄,甚至还放弃了很多和家人团聚的机会,春节期间陪伴在老人和孤儿身边。平时,她们还想方设法给菜肴翻花样,举办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用爱心一点一滴呵护着这个“大家庭”。她们之所以舍不得放弃这份工作,是因为和老人和孩子们建立了深厚感情。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