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信州区沙溪敬老院暖意融融,院长李永富正在为老人们发放新棉被、棉鞋、棉袜等过冬物资。近年来,信州区有效整合城乡社会救助资源,社会救助网络实现“全覆盖”,确保了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让信州城乡更和谐。
为缓解群众因病致贫、返贫问题,该区近年来启动了城乡医疗救助机制,并与医疗保险同步结算,还提高了救助比例和提高了封顶线。全年享受医疗救助对象共计2348人次,发放救助金725.56万元,由政府埋单,城市低保对象、农村低保对象和五保对象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
城乡低保全面提标,2011年累计发放城市低保金2131.99万元,月人均补差水平达到205.56元,发放农村低保金863.15万元,月人均补差水平达到96.24元。六十年代精简退职老弱病残职工享受救济的对象142人,共发放救济金38.89万元。
临时救助354人,发放临时救助资金67.39万元。为应对物价上涨对困难群众造成的压力,全年共为城乡低保对象发放一次性补贴458.38万元,享受补贴的困难群众累计达3.43万人次。
为了尽快让广大农村困难群众住上新居,该区启动了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五年内规划完成870户,2011年解决了220户贫困农民的住房问题。
供养补助力度加大,五保户、孤儿生活无忧。2011年该区重点对沙溪镇、秦峰乡2所乡镇街道敬老院按公寓式的标准进行了新建,总投资2530万元,新建总面积达8670平方米。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对象的供养标准由每月200元提高到每月320元。目前已发放供养补差资金6.48万元。同时,该区2011年启动孤儿基本生活补助,为121名孤儿发放基本生活费130.88万元;帮助4名贫困家庭孩子和1名孤儿免费入读外地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