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辨析社会福利的概念

2017-08-14 08:00:03 无忧保

  一、 社会福利的概念

  国内外学术界对社会福利的定义都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一般认为社会福利具有服务、行为、事业、责任、状态与制度等性质。

  (一)西方国家的观点

  在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具有广义与狭义的定义,同时具有服务、制度、责任与状态四种性质。

  1.社会福利是一种服务

  狭义社会福利往往被具体化为“社会福利服务”或“社会福利事业”,其服务对象是社会成员中的弱者,其标准是保障最低生活。罗曼尼斯克因、费德瑞考等认为,狭义的社会福利是指为帮助特殊的社会群体、疗救社会病态而提供的服务,又称福利服务(Welfare Services),主要提供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在英国,社会福利被定义为“为了保障全体国民的物质的、精神的社会最低生活水准而由政府和民间提供的各项社会服务的总和”。在美国、日本等国,社会福利通常是指专为弱者所提供的带有福利性的社会服务与保障,如儿童福利、老人福利、残疾人福利,等等。日本的康子认为,社会福利是对于存在生活问题的社会成员提供个别的或者特殊性措施。这些都是对社会福利的狭义理解。

  2.社会福利是一种制度

  从制度的角度,社会福利具有狭义与广义两种定义。在实行剩余型社会福利的美国,社会福利被视为保证个人以及集团成员拥有平均的生活水准和身体健康而提供的各项社会服务和有关制度的组织体系。美国1999年出版的《社会工作词典》对“社会福利”的第一种定义为:“一种国家的项目、待遇和服务制度,它帮助人们满足社会的、经济的、教育的和医疗的需要,这些需要对维持一个社会来说是最基本的。”

  主张实行发展型社会福利的米基利(J. Midgley)与费德瑞考(Ronald Federico)扩展了社会福利的概念,认为社会福利是一种旨在促进和实现人类共同福利的制度。这一概念多用于社会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和对福利国家的研究中。

  3.社会福利是一种责任

  社会福利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制度化的集体责任”,即一个社会为达到一定的社会福利目标所承担的集体责任。在现代国家成为社会福利的责任主体后,社会福利便成为“制度化的政府责任”,即一个政府为达到一定的社会福利目标所承担的责任。

  4.社会福利是一种状态

  状态意义上的社会福利相当于广义社会福利。从词源上讲,日本的一些辞典常将“福利”解释为“幸福”。《韦伯斯特新世界学院词典》(Webster′s New World College Dictionary)指出,“福利(welfare)是一种健康、幸福和舒适的良好状态”。米基利将社会福利定义为:“在社会问题得到控制、人类需求得到满足和社会机会最大化时,人类正常存在的一种状态。”美国1999年出版的《社会工作词典》对“社会福利”的第二种定义为:“一个社会共同体的集体的幸福和正常的存在状态。”社会福利状态不仅要求满足社会基本需要,而且要求实现人类幸福。可见,广义社会福利的层次高于狭义社会福利。

  (二)国内学者的观点

  1.社会福利的性质

  按照国内学者的观点,社会福利经历了慈善事业—社会事业—社会福利的历史发展过程,具有行为(包括服务)、事业、制度、状态等含义。

  (1)社会福利作为动态或者实施概念,是指包括服务、保护、援助等在内的各种行为。社会福利是对由于社会的、个人的原因而对现实社会生活不适应者给予经济的、教育的、精神的保护、援助,使他们回归到正常的社会人的生活。尚晓援认为,狭义的社会福利指“为帮助特殊的社会群体,疗救社会病态而提供的社会服务”。

  (2)社会福利还具有福利事业的含义。按照《中国劳动人事百科全书》的定义,“社会福利是国家、地方或社会团体举办的以社会全体成员为对象的福利事业。如教育、科学、环境保护、文化、体育、卫生设施,为城乡居民支付的救济金和各项补贴,为残疾人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举办的各项社会福利设施及服务和保险事业。”

  (3)社会福利是一种制度。《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对社会福利的定义是:国家和社会为增进与完善社会成员尤其是困难者的社会生活的一种社会制度,旨在通过提供资金和服务保证社会成员一定的生活水平并尽可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陈银娥认为社会福利制度包括非正式的、正式的、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

  (4)社会福利还是一种状态。社会福利一般指“作为人类社会,包括个人、家庭和社区一种正常和幸福的状态”,贫困、疾病和犯罪等社会病态是其反义词。

  还有学者认为社会福利制度是复合概念。沈洁认为,社会福利不仅仅是人们追求的福利需求和理想的理念,同时又是社会良性运行的社会政策,还是一门独立的人文科学。尤逸萍认为,社会福利是指从社会总财富中拿出一部分重新分配以弥补社会运作带来的不公;是国家依据法律和相应的社会政策,向部分公民或全体公民提供无偿或优价服务的制度;是国家、社会为保障和维护社会成员一定的生活质量,满足其物质和精神的基本需要而采取的社会保障政策以及所提供的设施和相应的服务。

  2.狭义社会福利

  在国内社会工作专业领域,社会福利具有狭义与广义两种含义,其区别在于对象、标准与范围的不同。

  狭义社会福利实际上是指社会福利事业,是由政府(主要是各级政府中的民政部门)举办的各种福利院、福利工厂等,是特指对一些无家可归、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没有劳动能力的孤老残幼在生活上实行的保障措施,同时为家庭无力照顾的离退休老人、残疾儿童和精神病人提供服务。王梦奎等也指出,狭义的社会福利是指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照顾和社会服务。

  在狭义社会福利范畴内,社会福利的对象是因年老、疾病、生理或心理缺陷而丧失劳动能力从而出现生活困难的特殊人群;社会福利的标准是维持其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社会福利的范围小于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基本手段之一,这一点已为官方、学术界与国民所接纳。

  3.广义社会福利

  广义社会福利也具有服务、制度、状态三层含义。《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指出,广义社会福利是指“为了改善和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种社会服务措施”。社会福利是指国家依法为所有公民普遍提供旨在保证一定生活水平和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的资金和服务的社会制度安排。“社会福利状态实际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非常广泛的方面,包括社会问题的调控,社会需要的满足和实现人的发展潜能,收入安全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在广义社会福利范畴内,社会福利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例如,按照《保险与社会保障大全》的解释,社会福利是国家、地方或社会团体举办的以社会全体成员为对象的福利事业,为城乡居民支付的救济金和各项补贴,以及为残疾人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举办的各项社会福利设施及服务和保险事业。

  广义社会福利的标准是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等其他社会保障制度最大的不同点。[11]社会福利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和各项方针政策,为提高公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而提供各种福利补贴和福利服务。郭崇德、侯文若、陈良瑾也具有近似的观点。

  广义社会福利的范围相对宽广。《保险与社会保障大全》将社会福利定义为“国家、地方或社会团体举办的以社会全体成员为对象的福利事业,如教育、科学、环境保护、文化、体育、卫生设施”。靳利飞认为广义社会福利包括占主体部分的社会保障、关于妇女儿童保护、职工劳动保护、残疾人保护、老人保护、消费者保护、环境保护等在内的社会立法。在中国的台湾、香港地区,社会福利亦是一个大概念。台湾的于宗先就认为广义社会福利应当包括医疗保健、国民就业、社会保险、福利服务、社会救助、国民住宅、环境保护等体系。香港也将综合援助、社会服务等均纳入社会福利范畴。

  (三)中央文件的界定

  按照中央文件的观点,我国的社会福利是狭义的剩余型社会福利。十七届三中全会将社会福利界定为“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我国民政部门认为:“社会福利是专为社会弱者或特殊人群服务的,为其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民政部门主管的社会福利,工作内容大致包括社会福利事业、残疾人就业和社区服务”。这类似于西方学者所定义的剩余型社会福利,不同的是,它主要是对孤老残幼等有特殊困难的社会成员实行基本的生活保障,提供有关的工作和服务。

标签:   社会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