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13年8月,全区流动人口登记数为36.06万人,其中文化程度为高中以下的达27.94万人,比例高达77.47%。呈现出三大特征:一是流动人口构成劳动力因素活跃。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超过90%,但素质偏低,失业率持续偏高;二是流动人口职业构成广泛。劳动密集型成主流职业,主要从事生产加工制造业、建筑施工行业及餐饮、家政、保安等服务业流动人口比重超过80%;三是社会保障覆盖率较低。流动人口社会保险未参保率超过30%。由于整体竞争力薄弱、劳资双方经济契约关系不平衡、人口高度流动、城乡社会保险政策差异等原因暴露出以下三点问题:一是就业权无法平等享有、二是合法权益长期受损、三是社会保障难以普及。
为妥善解决流动人口劳动关系突出问题,努力消除体制性障碍制约,着力构建流动人口和谐劳动关系,西湖区人力社保局从以下四方面着手狠抓落实:一是优化政策扶持,实施“量”“质”并举惠民举措,着力实现社会充分就业。以推动城乡就业协调发展为切入点,通过实施更加积极就业政策、加大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等方式全力做好流动人口就业工作。二是强化规范调处,构建“防”“处”一体工作格局,着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劳动关系发生新变化的实际出发,完善劳动关系调处机制、推进工资收入分配改革、加强劳动保障执法检查,逐步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新型劳动关系,促进城乡劳动者更加体面地劳动。三是深化制度建设,完善“点”“面”结合互通机制,着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安全网”、“稳定器”。要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方针,大力推进制度建设、稳步提高保障标准、加快实现城乡统筹,探索建立适合于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得流动人口得到基本保障,健全统筹城乡、惠及全民、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四是固化载体形式,建立“城”“乡”融合服务体系,着力推动基层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仅要加大基层服务平台建设,更要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和提升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的能力水平。加快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网络,为广大群众特别是流动人口提供规范、均等、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
标签: 和谐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