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失业
滨江区多管齐下帮助失土失业农民实现就业


“尽管家里的土地没了,可我们的生活却是越过越有保障了。”说这话的名叫徐水根,滨江区长河街道江一社区的一位普通农民。失地后,他妻子应聘去了区内万利集团上班,年过八旬母亲按月领取区财政提供的生活补贴在家享受晚年,就连前段时间曾一度失业的许水根本人,也在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室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很快重新上了岗。一家人和和乐乐,就盼着孩子能早日完成大学学业。 作为一个钱塘江边迅速崛起的新区,滨江这些年来大量的征地拆迁和城市化推进工作,曾让许多人都为那里失土农民的生活质量忧过心。然而令人兴慰的是,眼下走近该区的任何一片征地农转非的居民区,像徐水根家庭这样的幸福生活图景随处可见。据了解,截至2007年底,滨江区常住人口96154人,其中劳动年龄段人员实际失业率仅为2.60%、养老保险总参保率达94.1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9.4%。 “零就业”家庭消除工作从这里起步 “要保障和提高失土农民的生活品质,首先就是要让处于劳动年龄段的人先实现就业。” 据滨江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陈步顺介绍,为了将就业服务工作向村(社区)延伸,该区在全市率先自主开发使用了“一户一人”劳动保障信息系统,不仅对失土失业人员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同时也借助这一平台,增强了用工双方的信息对接,确保每一户失土农民家庭必有一人实现就业。 近日,在长河街道江一社区劳动保障室,专职工作人员以刚刚重新就业的徐根水一家为例,向记者演示了这套“一户一人”劳动保障信息系统。只见她在信息系统检索栏中键入“徐根水”,电脑很快调用并显示出了徐根水一家4口的就业及社会劳动保障情况。她解释说:“平时我们劳动保障员会通过村民小组等网络及时采集各户人员信息,一旦了解到哪位失地农民失业在家并有求职意向,我们便会及时与有用工意向的企业联系,帮助他们‘速配’。去年至今,仅我们江一村已为50多位失土失业人员重新找到了工作,社区内基本实现了每户至少有一人有活干。” 据了解,像江一社区这样的劳动保障室,在高新区35个村(社区)都能看见。统一的标识和信息化设施配备,统一公开招考的劳动保障员,为失土失业人员提供包括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技能培训、档案管理等在内的全方位服务。此外,该区还利用“数字滨江”政务平台,开通了区、街道两级就业服务网络,设立了就业服务专栏,完善求职信息和招聘信息的发布渠道,促进失土农民再就业。该区就业处有关负责人骄傲地告诉记者:“杭州在全市范围内推行消除家庭“零就业”工作是起于2006年,而事实上,滨江区早在2004年就已着手动作了。目前,我们不仅实现了基本消除零就业家庭的目标,全区还有18个社区(村)率先通过了充分就业社区的考核验收。” 构建政府主导校企参与的三方合作机制 对于失土失业农民来说,文化程度低、技能素质差是他们实现再就业的一道“坎”。如何帮助他们跃过这道坎,滨江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没少花脑筋。他们一方面通过发放“职业介绍券、用工补贴券、技能培训券”,以资金补贴的方式,鼓励失土失业人员发展非正规就业和从事灵活就业,另一方面又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技能人才培养工作。 “我们首先与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建立了我区机电类、三产服务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和实习基地,采取政府下单、学校接单、失土失业人员免费培训的方式,帮助失土失业人员提高职业技能水平。”说到这套三方合作用工机制,陈步顺局长忘不了三期数控技术培训班学员毕业时的情景:“专场就业推介会上,184人参加培训,其中122人被区内大和热磁等高新技术企业争相聘用,成为了令人羡慕的高新企业‘蓝领’工人。几个首批毕业的学员后来告诉我,尽管他们刚进去时,起步月工资才2000元左右,可一旦成为熟练工,月工资都可达到3800元至4000元。这对一个农民家庭来说,以前是不能想像的。” 在三方合作用工机制中收获成功后,滨江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还根据区内每两年调查公布一次的紧缺职业(工种),相继举办了等级厨师、营业员、电子收银员、计算机操作员、物业管理、保洁员、手工编织等培训班,及应届职高毕业生SYB创业培训班,促使更多失业失土人员因拥有一技之长而在岗位竞争中占得优势。 每年投入2000万元资金扶持就业 在不久前召开的高新区(滨江)年度经济城建工作会议上,博世电动工具(中国)公司受到表彰并得到奖金20万元。然而,这家德国独资企业受奖的原因不是因为企业做强做优成为骨干,而是因为他们去年一年先后吸纳本地失业失土人员208名,为促进区域就业做出的特别贡献。 像这样荣获由地方政府颁发的“促进就业特别贡献企业”奖项,对德国博世电动工具(中国)公司来说可能是头一遭,但在滨江区却是连续三年推行的再就业扶持政策。为扶持和促进本地失土失业人员就业,该区财政从2003年起每年安排促进就业专项资金200万元,并在2006年一举增加到2000万元。同时,为规范促进就业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绩效,确保资金发挥应有的作用,该区还制定出台了促进就业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促进就业专项资金不仅用于重奖“促进就业特别贡献企业”和“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同时,在鼓励失业人员自主创业、用人单位吸纳就业、教育培训、就业援助和就业服务保障等方面给予相应的补贴。如:企业吸纳一名持再就业援助证的人员,第一年补助4000元,次年补助5000元;吸纳一名失业人员第一年补助1500元,次年补助2000元。高额的奖励和优惠的扶持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区内企业聘用本地失业失土农民的积极性。在近三年中全区已有46家企业,因招用或培训大量本区失土失业人员而在年度经济城建工作会议上,被授予“促进就业特别贡献企业”和“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奖励总额达到了520万元。而据滨江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有关统计数字表明,2003年以来,该区新增就业岗位31998个,培训失土失业人员19465人,帮助失土失业人员实现就业16236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13052人。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