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领导重视,组织有力。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工作,将此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以分管副区长杨英英为组长,区劳动保障局局长张文阳为副组长,各乡镇、街道分管领导为成员的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置在区劳动保障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研究制定了网格化管理实施意见和工作时间表,出台了《关于印发西湖区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对网格建设进行了统一部署,明确了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并将此项工作列入年度考核,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各乡镇、街道领导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商讨网格化管理实施工作,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与后勤保障。特别是留下、灵隐作为网格化管理试点单位,先行一步,做出表率,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
二是摸清底数,科学划分。我区总面积312平方公里,辖13个乡镇、街道(11月份区划调整后现为9个街道、2个镇),有116个社区、54个行政村,总人口90余万,法人单位企业9134家,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杭州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江北区块和浙江大学等近百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坐落区内。按照“两级执法、三级监管、四级网络”的工作思路,和我区目前行政区域与行业分布的特点,将全区划分为11个一级网格和30个二级网格,将劳动保障监察的触角延伸到基层一线。
三是扩大队伍,配齐设备。区劳动监察大队共有监察员7名,乡镇、街道劳动保障监察中队共有证兼职监察员36名。今年6月,在区劳动监察大队现有编制4名的基础上,区编委决定增加2个编制,扩大了区一级劳动监察的力量。同时,按照网格化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我区通过公开招聘、统一考试,共向社会招录了30名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他们平均年龄为28.1岁,大专以上学历有17人,一支年纪轻、文化高、有活力的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队伍正式建立。在人员队伍落实的同时,各镇街中队按领导小组的要求及时落实了劳动保障监察中队的工作经费和办公场地,统一配齐了电脑、打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等设备,并制作了统一的监察制式服装,使网格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得到了组织保障。
四是强化培训,提高素质。为使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尽快熟悉和掌握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内容和业务,更好地履行职能,注重在三个环节下功夫:抓好上岗前的综合培训。区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在留下镇对全体协管员进行综合培训,就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劳动监察协管员提出要求、做出部署。市劳动监察支队从当前形势、职业要求、劳动保障监察法律法规、用人单位信息采集的工作流程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并进行了资格考试,成绩合格者获得上岗资格证书,做到持证上岗。抓好上岗后的培训。区劳动监察大队根据各阶段的工作重点,加强了对乡镇、街道监察中队和协管员的工作指导,利用代训方法,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抓好日常业务培训。建立了与基层中队工作联系制度,区监察大队每个监察员都有一个联系点,对协管员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疑难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帮助。适时召开工作交流会,使各中队相互学习、借鉴,使他们在学习、指导中积累经验、提高能力。
五是创新方法,提高效率。做好网格化管理工作,辖区内网格划分、信息采集、信息库的建立十分关键,各中队根据市劳动监察支队的要求,勇于创新,积极探索,提高工作水平和效率。如灵隐街道劳动保障监察中队作为网格化管理试点单位,结合本辖区单位集中、楼宇众多等特点,开发了“网格化管理电脑查询系统”,该系统划分为三个区块,具有“管理网络”、“总结构图”、“检索”、“投诉处理”、“备份”等五大功能。其中“总结构图”是辖区内楼宇单位的汇总表,可以直观形象地显示各楼宇内用人单位从业人员、社保缴费、合同签订等信息;“检索”功能可以提供各楼宇用工情况明细;“投诉处理”显示各类劳动纠纷投诉的受理情况和处理结果。该系统有针对性地对用工单位进行动态监管,大大减少了日常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西溪街道拟投入部分资金用于电子网格化管理平台建设,该平台设计将企业用工管理、退休人员自管组织、协税护税等集成一体,实现数字化管理和资源共享。
六是明确职责,实施考核。为了适应劳动保障监察属地化的发展趋势,积极探索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对协管员的工作职责进行了具体明确,要求每个网格中的协管员切实承担起了开展政策宣传、采集用工信息、建立信息台帐、进行动态监管和服务等工作职责。健全工作制度。建立了例会、通报、联络员等一系列工作制度,通过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研究和解决新问题,定期通报网格化管理工作进展情况。加大考核力度。出台了《西湖区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工作考核办法》,细化了考核内容,确定了考核标准。今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区网格化领导小组经过评议,对13个劳动监察中队进行了考核,13个中队均验收合格。
区劳动保障局在实施网格化管理过程中,注重发挥劳动监察中队和监察协管员队伍在政策宣传、信息采集、完善网络和动态管理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政策法规培训等方式,大力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对劳动保障政策法规有了进一步了解,增强了劳资双方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全区共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份,举办企业法人培训班16期,参加人数达1000余人,取得了一定成效。二是加强监察信息采集。每个协管员普遍走访了辖内企业,针对用人单位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逐一进行信息表格发放,表格回收率达到88%。同时严把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关,从源头上发现和纠正用人单位的违法用工行为,到11月底全区已采集了4550家用人单位的劳动用工信息。三是建立用工信息台帐。各中队都落实了“每户一卡、一户一册”制度,建立了用人单位用工情况基础台帐,并将基本信息及时录入劳动保障监察信息系统,保证了系统内信息的准确。四是“建设”和“维权”共抓。三墩、转塘、龙坞、灵隐、西溪、古荡等镇街劳动保障监察中队成立后,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维权,切实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如三墩镇劳动保障监察中队和协管员在国庆前夕发生的重大群访突发事件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西溪街道监察中队和协管员在国庆期间为建筑工地8名民工追回了拖欠工资9900元。今年,各镇街劳动监察中队共处理各类劳资纠纷1537件,为劳动者追回拖欠工资337万元,补签劳动合同3389份,补办社会保险开户246家,有力地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维护一方平安作出了贡献,受到了市劳动监察支队的肯定和奖励。
标签: 和谐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