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萧山社区念活三本“就业经”

2016-10-13 08:00:17 无忧保
  “有了新工作以后,我的生活又有了生机。”家住萧山城厢街道潘水社区的孙女士专程到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感谢社区干部帮她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据初步统计,今年以来,萧山区有5000多名像孙女士这样的失业人员,在社区的帮助下重新上岗,在该区今年已经实现再就业的失业人员数量中的比例接近一半,可以说社区帮扶失业人员再就业已经是萧山区再就业的主要渠道之一。
  城市再就业工作重心向社区转移,如何引领失业人员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社区念起这样三本“就业经”:做好失业人员就职登记、开发岗位资源、共享免费就业服务。
  做好登记,才能心中有数
  回澜北苑社区干部高祖林是社区里的名人,居民看见他都亲切地称他“高师傅”。老高笑着说,在回澜北苑做劳动保障工作有4个年头了,混了个脸熟。但是谁又知道,为了“脸熟”,老高付出了不少。
  老高“发明”了两张表格:一张是就职供需预约登记表,里面又分单位用工需求和下岗人员求职需求,他总是不停地进行供和求配对。老高说:“配对成功的话就意味着一名下岗人员可以找到新工作。”另外一张表格是回澜北苑社区失业人员调查表,老高挨家挨户让失业人员填写,“有没有求职意向,现在有没有在做临时工……通过这张表,底子摸清了。”老高这样告诉记者。
  最近,社区正着手创建“充分就业社区”,老高把社区工作人员分成了6组,每组还配备了楼道联络员。老高说,“这样一来,我们和居民的互动可以增强,就业跟踪服务就能更进一步了。”
  社区自己开发岗位
  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潘水社区为开拓就业渠道,创办了手工活经济社,将“女红”手工活列入再就业计划。如今为社区几百名失业女工解决了就业难题。
  潘水社区负责人介绍说,这个手工活经济社是2004年10月份办起来的,初衷也是为了解决下岗工人再就业。当时,社区里下岗工人经常找到社区希望帮忙介绍工作,条件是既可以顾家,工资又能高些。而符合这个条件的莫过于做手工活了。于是社区通过熟人、中介、亲戚等各种渠道,联系了几家绣品厂、服装厂,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手工活经济社。
  37岁的陆君在手工活经济社算是前辈了,如今是这里的老师傅,有新货进来都是她先学,再传授给其他女工。“原来我是商场的售货员,1997年单位转制,我下岗了。当时心里很不是滋味,新工作很难找。”陆君告诉记者,由于她比较喜欢“女红”,就想自己到服装厂接活,拿回家做。没想到这样也闯出了一条就业的新路。
  共享免费就业服务
  商城花园社区的黄水荣今年刚刚退休,他原是萧山化工厂的一名下岗职工。2003年开始,到社区劳动保障站查看就业信息成了他的一个“习惯”。他说:“我家中有个女儿在读书。为挣钱养家,我几次到社会上找工作,成功几率低。自从发现社区有免费的就业服务,真当开心啊。”社区干部帮他反复筛选合适的岗位,并定期参加培训。2004年,他当上育才东苑的保安。
  像老黄一样,东阳桥社区的俞校忠也是通过就业信息联网,在商城花园社区找到了一份工作。俞校忠说:“当初听社区说,另外一个社区在招保安,我就来了。”工作还算称心,老俞就再没换过工作。
  “其实社区之间共享就业信息,提供免费的就业服务,对提高失业人员就业率很有帮助。”商城花园社区干部章鸣燕和徐国英告诉记者。

标签:   就业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