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开展自查自评 推动作风建设


自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大讨论活动落实推进阶段和“作风建设年”活动第二阶段工作开展以来,杭州市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中心结合退管工作的实际,抓住关键环节,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积极推动大讨论和“作风建设年”活动的深入开展。 在传达市局转段会议精神、学习有关文件之后,中心党总支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及时召开了大讨论活动和“作风建设年”转段的动员部署大会。要求全体工作人员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结合我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查找问题,边整边改,提高整改的针对性,确保实效。党总支还专门下发了《实施意见》,制定了工作安排。 一是积极开展自查自评。通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观看远程教育片“支部建在楼道上”、“流动的党员、流动的红旗”和党章教育“鲜红的党旗”,组织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和“作风建设年”知识竞赛,对照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联系本岗位职责,每个工作人员都深刻剖析了自身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学风和服务质量等几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差距,写出了有内容有质量的自查材料。 二是对征求到的意见和建议逐一进行梳理、回复和落实。如随着我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深入发展,纳入社区管理的企业退休人员(包括从萧山、余杭区转入)人数不断增加,原配备给各街道(乡镇)劳动保障站的档案柜已不能满足企业退休人员档案存放的需要。中心及时与各城区、街道取得联系,并落实了生产安装厂家,和厂方一起深入基层,对需要增加档案柜的朝晖、武林等13个街道(乡镇)保障站进行逐一走访,实地查看档案室,三方一起商讨制订档案柜扩容方案。如武林街道保障站的档案室地方狭小,很难扩容,经三方认真研究商讨,由厂方技术把关,在原有的档案柜上面再加固一层,解决了档案室地方小,档案量存放不够的难题。此次档案柜的扩容工作将于8月10日前完成。届时,将增加我市66000余名企业退休人员的档案存放量。 由于我中心地处拱北,位置较偏,企业来办理退休人员进社区的事宜至少来回两次才能办妥,交纳服务经费则需三个工作日才能办理好,企业感觉很不方便。中心财务科就积极想办法与开户银行联系开通电话传真业务,每天两次打印对帐单,使企业交纳服务经费及时到帐,缩短了办理时间。同时,与业务科室配合通过与企业电话联系确定交纳服务经费的金额,由企业将款项直接打入退管中心帐户后,只需来退管中心一次就能办妥事情,这一举措受到了企业办事人员的欢迎。 三是继续深入开展调研、走访和慰问活动,改进工作作风。由中心负责缴拨的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费用的资金数额大,并要依据各城区、街道的企业退休人员人数进行下拨,时间紧,工作量大,特别是下拨节日慰问费等经费的时效性很强,需要及时到位,中心经与银行协商,开通了网上银行,大大缩短了资金在途时间,做到了当天下拔,当天到达,取得了及时、便利、安全的效果。同时,为了更好地丰富和活跃广企业退休人员的文化生活,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的生活品质,中心还及时对各街道(乡镇)劳动保障站所属的活动场所进行了调查摸底,根据市财政预算,及时增拨了活动中心服务人员经费403200元,使各活动场所更好地为退休人员提供优质服务,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活动空间。市退管中心的工作人员还冒着高温酷暑看望慰问了居住在老年公寓的企业退休人员和复退军人。 为“走近矛盾、破解难题”,提高工作效率,中心还进一步规范管理,增强服务意识。中心二科的工作主要是处理原四个中心的遗留问题,每天接待的来信来访、开具各种证明、查询资料的企业退休人员络绎不绝。由于原四个中心的死亡职工档案和异地退休人员的档案存放在他处,每次查阅档案来回需1个多小时。为此,工作人员将万余份死亡职工和异地退休人员的档案集中管理,方便了企业退休人员的咨询和查阅。原四个中心的在职、退休供养人员的资料因移交时不齐全,有的已多年没有开户籍证明,且没有联系电话和地址,为此工作人员主动与有关部门联系,对未开具户籍证明的290名供养人员采取暂时停发抚恤金的措施。到目前为止已有188名供养人员开来了户籍证明,已确认了16名供养人员死亡。同时,发现了有二位供养人员多领了怃恤金,通过多次做工作和劝告,追回了多领的怃恤金2490元。某退休人员97年办理退休时只有42岁10个月,不符合政策规定,发现时已多领了19001元养老金,中心积极协同有关部门,追回了多领的养老金。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