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宣布全面放开落户限制,那么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原因是什么?具体的情况请跟金柚网小编来了解一下!
1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上指出将要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全面放开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留学归国人员等落户限制。
会议上还提出了:
1、放宽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条件,探索进城落户农民对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的依法自愿有偿退出机制。除极少数超大城市外,全面放开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留学归国人员等落户限制。
2、加快城镇棚户区和危旧房改造,提高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
3、扩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范围,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开展赋予镇区人口10万以上的特大镇部分县级管理权限试点,以特色城镇发展带动脱贫攻坚和新农村建设。
4、完善土地、城镇住房等制度,鼓励地方利用财政资金和社会资本设立城镇化发展基金。
其中,第一项内容“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引发了热烈的关注。那么,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原因是什么?
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原因:扩大城镇化。
城镇化是中国发展最大的潜力所在。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要求,抓住农民工融入城镇这一关键,通过深化改革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既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有利于扩大有效投资和消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延伸阅读:
【城镇化是什么】
城市化(urbanization/urbanisation)也称为城镇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城镇化过程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之有不同的解释,就目前来说,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的概念分别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予以了阐述。2011年12月,中国社会蓝皮书发布,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首次超过50%,标志着中国城市化首次突破50%。
【城镇化好处是什么】
1、人口转化
城市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人口。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四产业逐渐转移。
2、产业调整
城市化过程能够卓有成效地带动广大农村的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
3、工业发展
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工业化使城市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
4、科技进步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使现代化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进而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
5、文化交流
城市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并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6、发展的动力
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无非两种,一种是推力,一种是拉力。推力指使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拉力是指那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推力如人地矛盾加剧,自然灾害频发,收入低,生活水平差,社会服务资源短缺等;拉力如就业机会多,社会服务资源丰富,交通便捷,文化设施齐全等。
【城镇化的不利影响】
1、环境问题:减生物多样性、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土壤污染,地面下沉、空气污染。加剧热岛效应和温室效应、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多;水质恶化;水资源短缺;酸雨
2、社会问题: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高犯罪率)、道德风气日下、社会保障压力快速加压,社保缺口难于填补。
3、经济影响:地价上涨,成本上升。
4、粮食问题:农民大量离开原耕种土地,弃耕抛荒问题越来越严重,中国粮食进口率逐渐增高,使得人口大国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存在隐患,这不利于中国国家发展和政局稳定。
标签: 落户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