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街道建立企业劳资干部联谊会。将用人单位劳资人员组织起来,宣传最新政策、学习具体案例、交流管理经验等方式,提高劳资人员的法律意识、业务水平和化解纠纷的能力。一有劳资纠纷第一时间用人单位自行处置,将矛盾化解在内部,避免矛盾的进一步扩大化。
拓展投诉举报接待室。在全区各个街道下设9个劳动监察中队,针对江干科技经济园区入驻企业多、劳动力密集等特点,在园区又增设一个劳动监察中队,方便劳动者就近就地咨询、举报和投诉进行维权。设立为劳资双方提供平等协商处理的场所——劳动关系调解室。以有效缓解用工单位和劳动者的抵触情绪,搭建一个公平公正、高效灵活的劳资关系协调处置平台。
以“三进”工作模式,服务“最后一公里”。一是进楼宇。楼宇企业多的建立楼宇工作站,开展现场咨询、宣传栏观摩、发送《劳动保障工作进楼宇服务指南》手册和劳动保障服务联系卡等多种途径和手段,深入宣传劳动保障相关政策措施。二是进村社。以辖区彭埠街道劳动保障监察中队为例,针对城乡结合地带街道地域广、单位分布不均的特点,借助行政村的力量,在街道各村社建立了由村 (社)主任、治保主任、保障室工作人员组成劳动保障监察管理服务小组,充分发挥其在村(社)的人脉资源,使中队能迅速及时地掌握企业信息,利用村(社)行政优势协助解决劳资纠纷。三是进工地。组织力量,建立网格责任制,在全区推行劳动保障监察进工地活动。要求建筑工地建立“人员名册、考勤、工资发放”三本台账和推行进出工地实名制管理,规范建筑工地的劳动用工行为,减少劳资纠纷的发生。
标签: 工作